XX市处于亚热带丘陵山区的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风景秀美,物产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是种植油茶的好地方,也是全国油茶主产区。多年来,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坚持把油茶产业作为XX市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纳入现代农业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统一部署,强力推动XX油茶产业发展,“XX茶油”品牌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XX市油茶产业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立足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针对部分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剖析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力图为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一、XX市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油茶总量及单产均偏低
一方面,与省内和毗邻市相比,产量偏小。从种植面积看,虽然XX市油茶种植面积大,占全省五分之一以上,但从产量看,XX市油茶籽产量仅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居全省中游水平。与毗邻的市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另一方面,亩均产量偏低。XX市油茶籽按全部面积计算,亩均产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八成,低于省内其他兄弟市,单产总体偏低。
(二)投入成本大收益低
一方面,资金投入跟不上,部分油茶林管理不善。油茶基地前期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大,每亩需投资3500元左右,回报周期较长,要等到5~6年才挂果,8年达到盛果期。受管理跟不上、大小年、气候、偷盗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油茶产量严重不足。据调查,有不少种植户因后续资金投入跟不上,经营困难,部分油茶林管理不善。另一方面,人工成本大,亩均收益低。全市280万亩油茶林中,有165万亩为20世纪种植的老油茶林,80%以上属于低产林。由于缺乏劳力和资金,这些老油茶林大部分采用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存在“人种天养”的现象,平均每亩产油量不足5公斤,亩均收入700~800元左右。虽然高产油茶林丰产期亩均收入要高一点,但由于油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仍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力成本非常高。据调查,人工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50%以上,如果加上肥料等成本,种植成本高达70%~80%,扣除资金、劳务、管理等成本后,种植企业(户)实际收益非常低。
---此处隐藏3019字,下载后查看---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是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油茶种苗基地、示范林基地。建立发展油茶产业的专项扶持资金,用于龙头企业对油茶优良品种的筛选和培育、优良采穗圃的建设及示范林种植以及种植技术、产品研发等技术创新。二是引进精炼设备提升合标茶油比重。选择扶持一批加工龙头企业,引进茶籽烘干、清洗、筛选及毛油精炼等设备,升级茶油生产线,推进合标茶油产能提升,提升合标茶油产量比重;改进加工工艺,确保精炼茶油既保持茶油原有口味、茶色和营养成分,又可去除重金属、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提供符合大众消费心里健康绿色且达标合格的茶油产品,从而拓宽超市、商场和电商等销售渠道。三是强化精深加工,完善全产业链。一方面,要丰富食用油品种,除保留高档纯茶油外,要研究与花生油或菜籽油的科学配比,增加中、低档茶油调和油品种,同时可带动农民种植花生、油菜籽等油料,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促进油茶向精深加工迈进,力争在养生、保健、美容、活性炭等产品方面取得新进展,形成从种植到初加工到衍生产品开发运营的全产业链条,实现油茶产业链效益的整体提高,使茶油精深加工率达到80%以上。
(四)强化品牌建设,提高产业综合实力
品牌决定效益,品种决定未来。一是实施油茶品牌发展战略。按照“统一品牌、商标各异”的方法,采取母子品牌方式,发挥龙头企业在“XX茶油”品牌中的运营和引领作用,引导企业统一规范使用“XX茶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提升“XX茶油”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响“XX茶油”品牌。二是强化质量检测和追溯管理,确保“XX茶油”绿色生态健康品质。严格执行油茶生产质量标准,凡是使用“XX茶油”品牌的产品,都要严格把油茶种植生产标准贯穿全过程,每批次产品都要经过质量检测提供质量证明才能上市销售;建立质量追溯、源头管理模式,帮扶企业建立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帮助企业获得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确保“XX茶油”的绿色生态健康品质。三是加大“XX茶油”绿色、健康、养生综合功能价值的宣传力度。有关部门要牵头推进国家权威部门研究深挖油茶的营养、健康、养生、医疗等各项价值并作出科学鉴定报告,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茶油的绿色、健康、养生等综合功能价值,突出“XX茶油”特色,挖掘和讲好XX客家人种植油茶的历史和养生的故事,提高消费者对茶油的认知度,促进大胆消费,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开发油茶,推动XX油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四是利用电子商务提高“XX茶油”的市场竞争力。在做好传统商超、连锁店销售的同时,还要借助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或自营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提升“XX茶油”的市场竞争力。
(五)深挖文化内涵,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进一步弘扬XX市茶油文化,深入挖掘整理XX市油茶种植、加工制作的历史脉络,保护和传承古法榨油技艺,提升文化影响力。开展XX市茶油“五进”活动,办好XX茶油文化节活动,组织开展茶油文化进机关单位、进各大景区、进学校、进社区、进万家等系列活动,深挖本土茶油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大讲堂、出版文旅专著,讲好XX市茶油故事。利用“一带一路”等相关政策,大力推动XX市油茶企业组团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产品推介会,办好系列活动,提升XX市油茶的市场竞争力。推进XX市油茶产业从单一种植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打造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电商、文旅等功能于一体的油茶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集农业观光、采摘体验、乡村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大格局,不断提高油茶“含金量”和“含新量”。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探索“油茶+畜禽+蜜蜂+菌菇”等种养混合模式,发展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油茶林经营综合效益,实现以短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