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常住人口106户476人,共有中共党员17名。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面积高达80%以上,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人多地少的矛盾特别突出,脆弱的生态严重制约着XX村的发展。XX村一直都有种植仙人掌的传统,之前栽种仙人掌并不是为了发展经济,而是作为种植园的栅栏。果实成熟时,部分村民会拿到集市上售卖。仙人掌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全身可入药,花、叶片、果实可食用,特别是成熟的鲜果,可作为水果和食材食用,还可以制作成高端的饮料和化妆品。在中共XX市新平街道工委的大力支持下,XX村党支部作出了将仙人掌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的决定,采用“党建+产业+治理”的发展模式,把石漠化地理劣势转变为有特色的产业优势,闯出了一条“搬家不如搬石头,搬石头不如绿美石头栽仙人掌”的乡村振兴道路。
二、仙人掌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仙人掌种植面积和产值仍处于低位
XX村仙人掌种植面积仅3000余亩,产品年销售额600余万元,户均收入10万元,人均收入仅2.38万元。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在现有的种植面积上难以形成规模和产量的优势。和省内及相邻州(市)的特色村(寨)相比,农民的人均收入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种植过程和产品研发科技含量较低
石漠化是滇东南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XX村石漠化面积高达80%以上,与全国所有的石漠化地区一样,水资源的不足和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第一因素。就目前而言,合作社在种植仙人掌的过程中,基本上还是采用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在节水灌溉、科学施肥、中耕管理、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突破不大。由于科技含量不高,高品质的仙人掌果相对较少,卖出的产品以仙人掌鲜果等初级产品为主,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提升缓慢。
---此处隐藏2139字,下载后查看---
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着重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仙人掌全身都是宝,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仙人掌果实本身就具有解毒、止血、镇静、降血糖、利尿、养胃等功效,可以制作出仙人掌饮料、刺生、果胶、果冻等多种养生美食。仙人掌还是胭脂虫的终身宿主,这种为美丽而“献身”的虫子,是制造口红的顶级原料,身价堪比黄金,淘汰的仙人掌叶片是培育胭脂虫的最好原材料。通过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和设施农业,提升“菁啊妞”等仙人掌系列产品的品牌价值。
(四)打造具有彝族风情的XX仙人掌特色小镇
文化是产业发展的灵魂。XX村与XX城市开发区毗邻,周边分布着数十个不同支系的彝族村寨,是滇东南彝族文化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彝族祭火、祭龙,火把节、十月年等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民族节日,特别是火把节来临时,正是仙人掌果丰收的日子。作为地区最隆重、影响力最大的民族节日,将会为整个仙人掌产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地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彝族葫芦笙舞和弦子舞、三眼土洞箫的制作和演奏技艺等,都被列入了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这些民族文化和当地传统文化、现代休闲养生文化交相辉映。通过科学规划和资金投入,在村前村后种上适量的猕猴桃、蓝莓、早春黄瓜等具有广阔商业前景的高端水果蔬菜,适当建设水果种采体验园、森林康养庄园和亲子游乐园作为仙人掌小镇新产业新业态,从而全面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仙人掌小镇有望成为XX市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亮点,从而带动仙人掌产业的大发展,带动石漠化地区人民群众增收。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产业发展护航
党的XX大召开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方向。相比较而言,仙人掌属于耐旱节水和绿色环保型的经济作物,仙人掌的种植过程基本上不使用工业化肥和农药,对于XX村这样严重缺水的石漠化地区来说,是极其难得的发展项目。XX村仙人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得到了市乡两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对口支援单位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培育一个优良产业,需要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得到大力支持,需要业务主管部门和宣传部门共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