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林下经济助推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县委、县政府、县政协xx年重点民主协商计划安排》,县政协及时成立了调研组,制定了调研工作方案。x月份以来,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有关县直单位和林下经济经营主体,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我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建议,经分析研究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我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发展现状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涵盖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县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xx%,林地总面积xx万亩,有林地面积xx万亩,目前可以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有xx万亩左右。截止xx年底,我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近xx万亩,年产值达x亿元。

从经营类别和效益看:全县种植业利用林地约x万亩,主要种植xx等,xx年总产值约xx万元;采集业利用林地约xx万亩,主要是xx等,xx年总产值约xx万元;森林旅游业利用林地约xx万亩,主要是生态型景区建设,xx年总产值约xx万元;林下养殖业利用林地约xx万亩,主要是养殖蜜蜂、家禽,xx年总产值约xx万元。

---此处隐藏5031字,下载后查看---

(二)强化要素保障,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导向,在资金、土地、技术、基础设施等要素保障上适当向龙头企业倾斜。资金方面,鼓励金融机构根据林业产业发展特点,采取林业碳汇质押融资、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方式支持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进行融资。用地方面,加强土地流转,鼓励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以林地资源入股企业;以抓工业经济的理念抓林下经济,借鉴安吉县成功经验,以“林业标准地”等形式破解企业用地瓶颈;用足用好国有林场优良的森林景观和闲置资产。技术方面,政府积极搭建县内龙头企业与x农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帮助企业引进育种、种植、加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强化科技支撑。

(三)编制储备项目,推进精准招商。围绕扩大产业规模进行招商,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各地产业基础,整合尚未开发的林地资源,编制招商项目库,进行精准招商,进一步促进林地资源开发利用。围绕提升产业层次进行招商,针对我县黄精、丹皮、葛根等产业深加工能力不强的现状,积极对接先行地区龙头企业和产业能人,通过直接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围绕发展森林旅游业进行招商,立足我县较好的旅游业基础和优良的森林景观,编制森林旅游业招商项目库,纳入文旅康养产业链招商范畴。

(四)突出区域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汲取我县茶叶品牌“小散乱”的教训,着力在打造我县林下经济产品区域共用品牌上下功夫。按照“两步走”的思路,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第一步,先按照“一类产品一个品牌”模式,把全县同类林下经济产品纳入同一个品牌进行打造,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品牌标准、统一品牌运营;第二步,针对全县林特产品,围绕突出我县林下经济产品的“x县印象”,探索打造“x+N”模式,即x个区域共用品牌+N个商标的模式,进一步进行资源、品牌整合,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着眼于发挥x县优质生态环境的优势,严格质量管理,利用物联网等数字化手段,推行林产品溯源系统建设,着力打好“绿色牌”“生态牌”“健康牌”。综合采用自媒体、视频直播等形式,面向不同群体精准宣传我县林产品。

(五)营造浓厚氛围,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将林下经济发展纳入“三比三创三争”活动比拼项目,激发各乡镇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和干劲。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强化利益联结,通过“村企联结”“社企联结”“户企联结”等模式,降低经营主体投资风险,带动广大林农发展林下经济。适时组织有关部门、乡镇、企业和农户外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增强发展信心。

(六)强化责任落实,助推产业升级。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实施我县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任务来抓。县林特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全县林下经济各项工作,加强林下经济工作开展情况调度,及时研究兑现各项奖补资金。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把准林下经济的内涵和外延,把林下经济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县林业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县直单位要完善考核机制,将发展林下经济纳入林长制和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考核,推动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