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推进会,既是贯彻中央和省市战略部署的落实会,更是向农业强县目标冲刺的誓师会。刚才,X港镇围绕渔港经济转型、X镇聚焦菊花全产业链升级的发言,展现了各镇区竞相发展的火热实践;水利局关于灌区现代化改造的规划、X村“小田并大田”的改革探索,让我们看到了农业强县建设的澎湃动能。当前,X正处于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的关键跃升期,必须牢记总书记“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的殷殷嘱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长远,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抓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筑牢根基,以“稳产保供”扛牢政治担当,让“黄海粮仓”成为国家战略的坚实底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稳产保供是政治责任。X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在端牢中国饭碗中彰显更大作为。
(一)要守牢耕地红线,筑稳粮食安全“压舱石”。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重要论断,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耕地保护。去年我们整治“非粮化”耕地1.2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8万亩,但部分镇村仍存在耕地“占补平衡”落实不到位、地力透支等问题。要实施“沃土守护”行动,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数字化监管平台,对耕地流向实行全周期追溯。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希望田。
---此处隐藏2221字,下载后查看---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造福农民。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用改革创新的钥匙打开共同富裕的大门。
(一)要壮大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大文章。X“一朵菊、一尾鱼、一袋米”声名远播,但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问题依然突出。要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动菊花从药材向保健品、化妆品延伸;支持大米加工企业开发胚芽米、速食粥等新品;建设海鲜预制菜产业园,让“黄沙港带鱼”走进长三角餐桌。像国投集团与银宝合作建设中央厨房项目那样,把“田间地头”变成“消费终端”。
(二)要拓宽增收渠道,培育共同富裕新动能。农民增收不能只靠“土里刨食”。去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但财产性收入占比不足15%。要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推广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模式,让农民当“股东”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建设村级创业孵化基地,让渔家姑娘在家直播卖海鲜、农妇在社区工厂做家政,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三)要深化农村改革,激活要素流动新活力。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滨东村“小田并大田”改革增加耕地5%、亩均收益提高30%的实践证明:改革能释放巨大红利。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路径;建立“乡村振兴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冷链物流、乡村旅游等领域。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进城的精英返回来。
同志们,X的田野永远孕育希望,*乡的沃土始终值得深耕。让我们以“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奋力跑好农业强县建设“接力赛”,共同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