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统领,按照"全域整治、示范引领、长效管护"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着力绘就"天蓝、地绿、水清、村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现将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谋篇布局强根基,构建"三位一体"责任体系
(一)高位推动明方向。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千万工程"示范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5个专项文件,建立"周调度、月考评、季观摩"推进机制。县级领导分片包干12个乡镇,签订"军令状",压实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政治责任链条。
(二)规划引领优布局。完成8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构建"一核两带三区"空间格局(县城核心区、两条示范带、三大特色片区)。整合涉农资金2.1亿元,重点打造xx环线等4条"千万工程示范带",规划建设9个示范村、30个美丽庭院样板户,形成"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全域整治格局。
(三)多元投入聚合力。创新"财政奖补+社会资本+群众自筹"模式,设立500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吸引企业投资1.2亿元参与"两污"设施建设。推行"以工代赈"模式,带动群众投工投劳3.2万人次,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格局。
---此处隐藏1713字,下载后查看---
四、对标对表补短板,明确"三大方向"持续发力
(一)聚焦短板弱项抓提升。针对部分村庄污水管网老化、垃圾分类不到位等问题,实施"百日攻坚"行动,计划新建管网50公里,新增分类垃圾桶1.2万个。开展"回头看"专项督查,建立问题台账217项,实行销号管理。
(二)强化产业融合促发展。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结合,培育"美丽经济"新业态。打造xx茶文化体验区、xx公路生态走廊,带动农家乐增收30%,农产品销售额增长25%,实现"环境美"向"产业美"转化。
(三)深化群众参与聚合力。开展"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发放倡议书5万份,培育乡贤理事会、村民自治小组等社会组织28个。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决策、建设和监督,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民心战。我们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锚定"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创标杆"的目标,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厚植发展底蕴,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基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