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正反面典型剖析材料3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所谓政绩就是为政之成绩、功绩与实绩。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政治立场和境界格局的集中反映。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中国GCD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政绩观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问题,并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从政的不同阶段,总书记对政绩观的论述不断深化,为我们立身处世、干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认真学习,我对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有了更加深刻、更加清晰的认识。我认为,正确政绩观之所以正确,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体现了引领性。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从党性的高度指出了正确政绩观的评判标准;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价值导向,揭示了政绩观与人民观、历史观、发展观、事业观的内在逻辑。这些重要论述就是指导我们锤炼党性、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的重要政治引领、价值引领、行为引领和作风引领。

二是体现了人民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根本原因,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总书记告诫全党“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党和国家最深厚的根基。历史教训深刻启示我们,一切脱离人民、偏离人民、背离人民的政治力量,终究会走到人民的对立面,失去人民的支持。要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2021年总书记在XXX视察时要求我们,“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论述充分彰显了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这种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源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根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我们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

三是体现了实践性。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2022年3月1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各方面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突出成绩,关键就在于以钉钉子精神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充分体现了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统一,为党员干部锤炼实干作风、更好担当作为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必须涵养实干品格、保持实干状态、强化实干作风,真正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行动、变为发展实绩。

---此处隐藏3792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要坚持“虚实并轨”。总书记曾经在《之江新语》中提到“我们平常说的务实,是指从事某项工作时,能够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想实招、求实效。而务虚,则常指在某项工作实际开展之前,先从理论上、思想上、政治上、政策上进行学习、思考、研究、讨论,以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鼓舞士气”“虚与实的工作,好比人体的大脑和心脏,大脑和心脏都重要、都需要,缺一不可,所以,干工作必须虚实结合,尤其是虚功一定要实做”。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善于把握虚和实的辩证关系,既要努力掌握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升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为扎实推动工作蓄势赋能;又要立足结合职能职责、分管所辖,把思路、规划、目标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路径、举措和成效,以更大功夫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第三,要坚持“稳进并行”。总书记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在高质量发展中,我们要重点把握好“稳”与“进”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全面的“稳”,保障更高质量的“进”。前三季度,我们的经济呈现较好的增长势头,预计GDP增速达8.4%,当前各项工作已进入年底交账的攻坚阶段,我们要继续保持“拼抢实”的奋进状态,全面发起扩大投资、提振消费、产业升级、优化服务攻坚,以更具针对性、精准性的措施推动各项指标争先进位,推动经济稳步增长。同时,要毫不松懈地把安全稳定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坚决守好安全发展底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第四,要坚持“标本并治”。“标”与“本”常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主次、本末、轻重、缓急,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总书记在多项工作中都提到了“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如,在从严治党方面,指出“标本兼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要坚持治标不松劲,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既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当前,我们无论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都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既要治标,更重治本”的政绩观取向,做到判断上识标知本、谋划上盯标瞄本、评价上观标察本,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找准问题根源,拿出治本之策,做到强力治标与长效治本相结合,决不把历史遗留问题再留给历史。

第五,要坚持“破立并举”。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复杂深刻,如果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啃老本、守旧摊子,是极其危险的”。事物发展是由立到破再到立的过程,高质量发展亦是如此,必须坚持又破又立、边破边立,实现在思想观念上革故鼎新、体制机制上破旧立新,才能在发展面貌上焕然一新。对标高质量发展,我们还面临一些长期性、根本性、结构性问题,比如“工业一电独大、商贸一酒独大”、城市更新任务艰巨、安全基础仍然薄弱,等等。我们必须科学运用“破立之道”,精准把握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突破点、发力点,统筹推进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扬优固短,不断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我就交流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