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区委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召开区委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精神,动员全区上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动真碰硬”的决心,向形式主义顽瘴痼疾开刀,为基层松绑赋能,让干部轻装上阵,以优良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突出位置,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先后出台精简文件会议、规范考核督查等硬措施,推动基层负担明显减轻、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但也要清醒看到,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治,新表现仍在滋生蔓延。

从督查反馈看,去年市级巡视巡察指出我区仍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过度留痕”等问题;从基层反映看,部分干部吐槽“白天跑干讲,晚上写断手”,有的社区工作者手机里有30多个工作群,每天光“打卡”就要花2小时;从工作实效看,个别单位重“痕”不重“绩”,重“形”不重“效”,把“痕迹”当“政绩”,把“过程”当“结果”。这些问题看似是工作方法的偏差,实则是政治立场的偏移,不仅虚耗行政资源,更贻误事业发展,损害群众利益,必须下大气力整治。

---此处隐藏3056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建立“区委统筹、部门主抓、街道推进、社区落实”的四级责任链条,区委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每月召开调度会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各部门作为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要对照“三张清单”逐项细化措施,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各街道党工委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要牵头制定“减负实施方案”,建立“周调度、月总结”机制;社区党组织书记具体抓落实,对未经审批下派工作事项有权说“不”。全面推行“责任状”制度,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签订《减负军令状》,将整治成效纳入年度党建考核核心指标。

二是创新立体化监督模式,织密织牢监督网络。区委督查室、区纪委监委组建5个专项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随机暗访+大数据筛查”方式,对部门文件会议、考核台账开展“穿透式检查”,对发现“纸质整改”“数字造假”等问题的单位,一律全区通报、约谈主要负责人。设立“12345形式主义举报专线”,配备专班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对实名举报查实案例奖励举报人,去年以来已查处“虚假留痕”“层层甩责”问题12起,追责问责干部19人。建立“观察员”制度,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参与督查,形成“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立体格局。

三是建立闭环式结果运用机制,倒逼责任落地见效。将减负成效纳入干部选拔任用“负面清单”,对“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去年有3名干部因“文山会海”问题被暂缓提拔。制定“减负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将文件会议精简率、基层满意度等6项指标量化赋分,年底对8个街道、45个部门开展“红黄绿”挂牌考核,对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单位,不仅约谈“一把手”,还将调整分管负责人岗位。建立“蜗牛奖”曝光台,对推进不力的单位颁发“蜗牛奖”黄牌,倒逼责任落实提速增效。

同志们,形式主义是党和人民的大敌,基层减负是凝聚民心的关键举措。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持续深化专项整治,让基层干部从“表海”中解放、从“会山”中脱身,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敢打必胜的决心,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