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在2025年学习教育读书班作风建设集中研讨发言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同志们
根据读书班安排,我围绕“锻造新时代过硬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政法工作实际,从“深学细悟中筑牢作风根基”“刀刃向内检视作风顽疾”“实干担当锻造政法铁军”“长效机制护航发展大局”四个方面作交流发言。

一、深学细悟中筑牢作风根基,以思想破冰引领作风转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参加本次读书班期间,我系统重温了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研读《论党的自我革命》等指定书目,对标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部署要求,对作风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实践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专题研讨和现场教学中,通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聆听革命先辈事迹、对照反面典型案例,思想受到深刻洗礼。我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作为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我始终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今年以来组织政法系统开展政治轮训3次,覆盖干警1200余人次;创新开展“政法夜校”活动,通过“领导干部上讲台”“典型案例研讨”等形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但同时对照党中央“三个务必”要求,仍存在三方面差距:一是理论武装“温差”未完全消除。个别干警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停留于表层,未能将“人民至上”“法治为民”理念转化为破解执行难、信访积案等具体实践。二是政治站位“偏差”需持续校准。面对网络舆情等复杂情况时,个别同志仍存在“重处置轻引导”“重结果轻过程”的机械思维,缺乏政治敏锐性和应对主动性。三是宗旨意识“落差”需加快弥补。在“政法干部联村(社区)”活动中发现,部分干警服务群众“身入心未入”,对群众反映的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缺乏持续跟踪机制。这些问题警示我们,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既要夯实“学”的基础,更要强化“做”的自觉。

二、刀刃向内检视作风顽疾,以问题导向推动作风革命

近期,我牵头组织政法系统开展“作风大体检”专项行动,通过发放问卷5000余份、召开座谈会21场、走访群众300余户,梳理出“五大作风病灶”:一是“躺平心态”导致执行虚化。个别单位存在“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贯彻会议”现象,如某专项行动方案照抄上级文件达80%,未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措施。二是“官僚作风”造成服务脱节。部分窗口单位“冷硬横推”问题突出,某派出所户籍窗口因态度问题被群众投诉3次,暴露出宗旨意识淡薄。三是“形式主义”加剧基层负担。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政法系统制发文件同比下降12%,但基层仍反映“多头报表”“重复迎检”现象,实质是考核“指挥棒”不够精准。四是“本位主义”影响协同效能。在扫黑除恶、信访维稳等跨部门工作中,仍存在“信息壁垒”“推诿扯皮”现象,某重大案件因部门沟通不畅延误侦办进度。五是“特权思想”侵蚀队伍肌体。近两年查处的5起干警违纪案件中,4起涉及违规吃喝、插手案件等问题,反映出“八小时外”监管仍需加强。这些问题暴露出作风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究其根源,既有理想信念“总开关”松动的原因,也有制度执行“最后一公里”未贯通的因素,更有监督管理“宽松软”的短板。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顽瘴痼疾开刀,向积习积弊亮剑。

---此处隐藏3211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构建"刚性约束"考核评价体系。将作风建设权重提升至平安建设考核的35%,设置"群众满意度""涉法涉诉信访量"等5项核心指标,对排名末位单位实行"黄牌预警""红牌整顿",去年2个"黄牌"单位被约谈后,案件办理效率提升40%。建立"作风考评结果运用机制",将考评结果与绩效奖金、职务晋升挂钩,去年有1名科级干部因作风问题被暂缓晋升。

四是构建"浸润滋养"文化培育体系。在政法单位打造"法治文化长廊""廉政教育展厅",设置"作风建设光荣榜""典型案例警示墙"。开展"最美政法干警"评选,将"群众口碑"作为首要标准,去年评选出的10名先进典型中,8人长期扎根基层一线。创新"作风微课堂"视频展播,制作《法官的24小时》《警察家书》等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50万次。建立"政法英模宣讲团",开展"作风故事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覆盖群众2.3万人次。

五是创新"智慧驱动"动态监测机制。研发"作风指数评估模型",设置群众满意度、案件办理质效、廉洁纪律执行等12项量化指标,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作风健康指数"。建立"红黄绿"预警等级,对连续两季"黄牌"单位由县委书记直接约谈,去年某派出所因"窗口投诉率"超标被约谈后,群众满意度跃升18个百分点。

同志们,作风建设是永不停歇的接力赛。作为政法战线的一员,我将始终牢记"三个务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持续深化作风建设。通过建立"作风问题整改回头看"机制,今年已推动32项历史遗留问题清仓见底;创新"政法服务满意度回访"制度,对群众评价"不满意"事项实行"院长包案""局长督办"。我们将以制度优势凝聚作风建设的持久动能,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