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办公室主任在2025年学习教育读书班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研讨发言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宛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全新局面,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亮丽名片。县委办公室作为县委的“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承担着参谋辅政、统筹协调、督查落实、服务保障的重要职责,其作风建设的成色直接关系到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地效度、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切身感受。在全党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的当下,我们必须以“标杆机关”的自觉,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既当好“施工队”,更做好“风向标”。结合县委办工作实际,我从政治引领、制度执行、服务提质、监督问效、文化涵养五个维度,谈几点思考与体会。

一、以政治引领锚定作风建设“航向标”,解决“为什么抓”的根本问题

(一)从历史逻辑看,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在新时代的鲜明彰显。回顾百年党史,从瑞金时期“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传唱,到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的实践,再到新时代以八项规定破题的作风革命,我们党始终将作风建设视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县委办作为政治机关,首先要从“两个维护”的高度看待作风问题——那些看似细微的“小节”,实则是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的“试金石”。比如文件起草中的“照搬照抄”、会议筹备中的“层层加码”,表面是工作方法问题,深层却是政治领悟力不强、政治执行力弱化的表现。必须时刻牢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就是抓政治,必须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政治纪律来坚守,让严守纪律规矩成为县委办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二)从现实需求看,作风建设是破解基层治理痛点的关键抓手。当前,基层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面临“隐形变异”的挑战:有的干部调研时“隔着玻璃看亮点”,督查时“照着清单走过场”;有的文件政策“上下一般粗”,缺乏“接地气”的转化;有的服务群众“踢皮球”,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这些问题在县委办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比如办文办会中“重形式轻实效”、统筹协调中“重程序轻沟通”、督查落实中“重部署轻跟踪”。作为县委的“枢纽中枢”,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上的“小漏洞”会成为落实上的“大梗阻”,必须以八项规定为镜,聚焦“中梗阻”“末梢炎”问题,从政治高度找准病灶、靶向治疗,让作风建设成为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润滑剂”。

(三)从职责使命看,作风建设是县委办提升“三服务”水平的内在要求。县委办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必须以“极端负责、精益求精”的作风当好参谋助手。比如,在参谋辅政中,若缺乏“钻”的劲头、“实”的作风,就难以提出贴合基层实际的对策建议;在督查督办中,若没有“钉钉子”精神,就容易让工作要求沦为“空口号”;在服务保障中,若忽视“细节决定成败”,就可能影响县委工作全局。可以说,每一项工作都是作风的“试金石”。办文是否严谨规范,体现的是“文经我手无差错”的责任意识;办会是否高效有序,体现的是“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服务态度;办事是否务实快捷,体现的是“事事有回音”的担当精神。必须把作风建设融入岗位职责,让优良作风成为县委办干部的“职业标配”。

---此处隐藏4890字,下载后查看---

五、以文化涵养厚植作风建设“土壤层”,解决“长久抓”的自觉问题

(一)思想教育要“入脑入心”,让作风要求成为“行动自觉”。一是开展“沉浸式”党性教育。组织干部到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过聆听革命先辈事迹、观看典型案例展览,让“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基因融入血脉。二是举办“互动式”专题研讨。围绕“八项规定再学习”“作风建设大家谈”等主题,开展分组辩论、情景模拟,让干部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作风建设的理解,避免“说教式”教育的生硬感。三是打造“碎片化”学习平台。利用办公系统、AAA公众号开设“作风微课堂”,每天推送一则“八项规定解读”“作风小故事”,让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形成“时时想作风、处处讲作风”的氛围。

(二)典型引领要“可学可追”,让榜样力量成为“前进动力”。一是选树“身边榜样”。开展“作风建设标兵”评选,重点挖掘在办文办会、调研督查、服务群众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用他们“熬夜改稿”“蹲点调研”“主动帮办”等具体事例,展现作风建设的“可见可触”。二是讲好“作风故事”。通过制作短视频、编印案例集等方式,宣传县委办干部在抗灾抢险、项目攻坚、信访维稳中的担当作为,让“作风过硬”成为县委办的“集体标签”。三是建立“传帮带”机制。安排作风扎实、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与年轻干部结成对子,通过“一对一”指导办文技巧、沟通方法、应急处置,让优良作风在“手把手”传承中不断延续。

(三)日常养成要“落细落小”,让作风建设成为“生活习惯”。一是推行“细节管理”。从上下班纪律、办公环境整洁、文明用语使用等“小事”抓起,开展“最美办公室”“文明科室”评选,让“严谨细致”成为工作习惯。二是倡导“健康生活”。组织开展读书分享、徒步健身、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干部远离“酒桌牌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以“生活作风”涵养“工作作风”。三是营造“清朗文化”。在办公室走廊设置“作风建设标语墙”,在电脑屏保、办公文具印上“八项规定要点”,让作风要求融入工作场景,形成“抬头可见、低头思齐”的文化氛围。

作风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县委办干部,我们既是作风建设的“施工队”,更是“示范班”。要始终牢记“办公室工作无小事”,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度量衡”,在“学”中筑牢思想根基,在“查”中找准问题短板,在“改”中提升服务质效,在“建”中完善长效机制。让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强担当,让优良作风成为县委办最鲜明的标识、最亮丽的底色,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