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人才队伍作为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支撑,其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亿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以年均3%的速度加速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8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关键阶段,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破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近年来,我区立足区域实际,以全链条人才培育机制为突破,探索构建养老护理人才职业发展新路径,为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实践参考。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清醒认识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挑战
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对养老护理人才队伍规模与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我区现有户籍人口94.30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5.47万,占比27.01%,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3个百分点。全区现有养老护理员1755人,每万名老年人拥有在岗持证护理员数达35人,这一指标虽位居全省第一梯队,但随着“十四五”期间老龄人口年均8%的增速,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呈现结构性加剧态势,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一)人才引进渠道单一与高端人才短缺并存。当前我区养老护理人才招聘仍以传统线下渠道为主,与省内外20所高等院校建立的合作机制仅覆盖基础护理专业,占比不足35%,长三角区域跨区域人才协作网络尚未形成常态化对接机制。新媒体招聘平台运营效能不足,抖音、AAA等平台的岗位信息阅读量日均不足200人次,人才政策触达范围局限于本地30公里半径圈层。特别是在专业康复师、老年营养师等紧缺型人才领域,缺乏定制化专项引才方案,核心岗位人才供给缺口长期保持在40%以上,高端人才占比不足15%,失智老人照护、康复辅具适配等专业岗位持证率仅为28%,难以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二)人才培育体系滞后与供需适配不足交织。随着老年人养老护理需求向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等多元化方向升级,我区现行培训体系存在课程同质化问题,生活照护类课程占比达62%,而康复护理、认知症照护等专业课程覆盖率不足25%。实训环节薄弱导致学用脱节现象突出,全区18家培训机构中仅4家具备标准化实训场地,实训课时占比不足总培训时长的30%。培训体系尚未建立分层分类培养机制,初级护理员培训占比达70%,而中级及以上技能培训仅覆盖12%的从业人员,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匹配度经第三方评估仅为65.3%,远低于行业理想值85%的标准。
(三)人才使用配置失衡与城乡差异突出叠加。在人才使用层面,我区存在重引进、轻配置的结构性矛盾,人才分布呈现“城市过载、农村空转”两极分化。城区养老机构护理员与床位比达1:8,而农村地区该比例高达1:25,部分乡镇养老机构专业人才缺口超40%。管理机制层面,统一的监督考核机制尚未建立,服务标准存在机构间差异,动态评估体系缺失导致人才使用效能难以量化。经统计,城区护理员日均服务时长8.2小时,而农村护理员因兼岗现象日均服务时长超12小时,人岗匹配度评估机制的缺失加剧了基层人才流失。
---此处隐藏2637字,下载后查看---
(一)深化产教融合,拓宽人才供给渠道。一是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机制,与3所职业院校签订“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设立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定向班,力争3年内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占比达40%,2025年计划招生120人。二是制定《紧缺养老人才认定目录》,通过“人才专项编制+企业薪酬补贴”方式,多渠道引进兼具社会工作、老年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每年新增复合型人才100名以上,建立人才专项发展基金500万元。三是构建长三角养老护理人才协作网络,开发线上人才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内培训资源、岗位需求、持证信息互通共享,2025年前建立覆盖15个城市的人才协作联盟。
(二)创新培养模式,提升人才专业素养。一是压实主管部门与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制定《养老护理人才能力提升三年计划》,采用“集中轮训+线上学习+跟岗实践”多元方式,每年开展专业技能培训24场次,重点强化失能照护、急救技能等实操培训,培训时长不少于72学时。二是严格落实岗前培训制度,推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闭环管理,建立“持证—晋档—加薪”联动机制,初级工至高级技师薪酬差距拉大至1500元/月。三是支持职业院校与养老机构共建5个实训基地,推广“订单式”培养,2025年前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匹配度提升至90%以上,开发《智慧养老服务实务》等5门校企合作课程。
(三)健全管理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一是指导养老机构依据《养老机构岗位设置规范》科学设岗,建立涵盖基础能力、专业技能等5个维度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每季度开展人岗匹配度评估,实现动态调整。二是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实施“银龄人才支援计划”,为技能骨干开辟转岗晋升通道,每年选拔50名优秀护理员参与乡镇敬老院管理岗位竞聘,享受事业单位专技岗待遇。三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养老护理人才持证上岗率(权重30%)、培训参与率(权重20%)等指标纳入机构等级评定、政府购买服务评分标准,建立“季度考核—年度评估—结果应用”管理闭环。
各位领导、同仁,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性工程。我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完善“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重点推进长三角人才共享平台建设、数字化工位实训基地等3个创新项目,力争到2025年实现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45人,为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推动银发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