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廉政党课讲稿:深化“低老坏”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更新时间:2025-06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在接续推进基层党建融合互促“一年抓融合,两年抓提升,三年抓拓展,四年抓巩固,五年抓成果”五年规划中,发现部分基层党建政工人员工作中存在“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以下简称“低老坏”)作风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党建工作质量。我们要深刻认识“低老坏”作风问题的严重危害,通过靶向治理、破除积弊,打造党建新高地,增强党建新动能,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准确把握“低老坏”作风问题现实表现

(一)高低标准方面。一是工作质量欠佳。党建政工文件、材料中常出现语句不通顺、表述含混不清等情况;开展党组织活动时,活动策划简单粗糙,缺乏前期调研和后期总结,导致活动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制度执行欠缺。落实党建工作制度时,存在打折扣现象,对党员思想教育工作不够深入,仅停留在表面传达,未能真正解决党员思想困惑。三是工作成果粗糙。一些党建工作总结只是简单罗列工作内容,没有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撰写党建工作经验缺乏系统梳理和深度提炼,无法充分体现工作价值。等等。

(二)老毛病方面。一是工作态度不端。对待党建工作任务,总是被动等待上级督促,缺乏主动作为意识;遇到复杂问题,第一反应是逃避,而非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二是经验主义作祟。制定党建工作计划时,照搬往年方案,不结合当年实际情况和新要求进行调整;处理党建工作中的新矛盾,沿用旧办法,导致问题难以有效解决;面对新的党建工作要求时,仍然按照以往的经验开展工作,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三是沟通协作不畅。党建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信息共享不及时,造成工作重复或脱节;联合开展党建活动时,相互推诿责任,影响活动顺利开展。等等。

(三)坏习惯方面。一是学习懈怠。关注党建领域的最新政策法规和理论研究成果不够及时,对新思想、新要求一知半解;参加党组织学习活动时,部分党员干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相关知识只是简单了解,缺乏深入学习领会。二是工作拖沓。一些党建资料的整理工作总是拖延,到检查时才仓促完成,质量难以保证;对党建工作中的问题解决不及时,任由问题积累,增加解决难度。三是行为散漫。对待党建工作任务,不主动承接落实,依赖上级部门指导心理作怪;在党建工作会议上,个别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对会议内容不做记录,影响工作传达和落实。等等。

---此处隐藏3240字,下载后查看---

(三)制度执行层面,存在流程管控与责任体系不衔接问题。部分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资料审核缺乏量化指标,导致执行中“弹性空间”过大;工作“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界定不明,“多头管理、无人担责”现象时有发生。

(四)监督考核层面,存在压力传导与激励约束机制失效问题。监督方式单一,依赖定期检查、台账考核,对日常工作中的思想懈怠、态度不端等“隐性问题”难以精准识别;党建考核结果运用不足,对“低老坏”现实问题缺乏刚性问责。四、扎实推进“低老坏”作风问题整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一)思想筑基,厚植提质提效动能。一是溯源传统基因,强化价值认同。聚焦作风不实、措施不力、融合不深等现实问题,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专项行动,通过组织参观油田展览馆、邀请老党员讲党课等方式,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深度融入政工干部教育培训,建立“每日一学、每周一讲、每月一考、每季一评”学习机制,推动“严细实”作风入脑入心。二是靶向思想病灶,开展“三观”纠偏。针对“低标准”背后的敷衍心态、“老毛病”背后的惰性思维、“坏习惯”背后的纪律意识淡薄,分层分类开展谈心谈话,警示基层党支部书记重点纠治“重业务轻党建”工作倾向,强化年轻政工干部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教育,对反复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思想体检+作风会诊”破除认识误区。三是精准问题诊断,分步靶向治理。聚焦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查阅资料等方式梳理出的基层党建政工领域32项“低老坏”作风问题清单,划分为责任落实类12项、工作标准类9项、作风纪律类11项重点任务,明确问题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及整改标准,利用厂AAA公众号、党建共建共享平台定期进行督办、公示,确保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质量提升到位。(二)业务赋能,锻造过硬政工队伍。一是打牢基础功底。围绕党建工作业务“刚需”任务,开办“周五大课堂”,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战演练”讲授模式,系统培训政工干部文件撰写、台账管理、活动策划等技能,整体提升政工干部“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等基础能力。二是专业能力拔高。举办第二届“党务政工干部业务素质提升拉力赛”,设置党建知识竞答、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推动、问题处置等竞赛模块,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升政工干部应对突发问题和处置能力;建立“导师带徒”机制,选派资深政工干部与新人结对,传授“精准审题、精细执行、精品打磨”工作方法,确保走上党建工作“快车道”。三是创新能力培育。组织政工干部赴先进基层党组织现场观摩、对标学习,抓实“书记学书记”“书记问书记”“书记帮书记”措施推动,助力新任政工干部打开思路,释放活力,创新提升;开展“党建创新金点子”征集活动,鼓励运用“党建+数字化”手段破解难题,如运用厂生产办公综合管理平台、“党务共享平台”“党支部思维导图”等,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制度固本,夯实规范运作根基。一是建立“全链条”标准化体系。编制修订基层党建工作手册,广泛推广运用党务共享平台、党支部工作思维导图,以模板式推动党务资料规范建立;推行“三审三校”制度,君形成、上报、发表前经承办人初核、部门负责人复核、分管领导终核,层层压实质量责任。二是构建“闭环式”责任机制。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销号管理”动态机制,在自查自纠阶段认真查找存在的“低老坏”作风问题,分析产生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形成自查自纠书面报告;在集中整改阶段实行“挂图作战”,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时限,逐步推进整改到位;在巩固提升阶段梳理好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低老坏”作风问题反弹回潮。三是打造“八个一线工作法”立体方阵。全面推行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感情在一线融合、作风在一线转变、能力在一线锤炼、政绩在一线检验、形象在一线树立等“八个一线工作法”,安排政工干部到生产一线、集输站场等基层单元调研取经,参与重点项目攻坚,在解决安全生产、队伍稳定等实际问题中积累经验,培育“懂生产、会管理、善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四)监督促改,健全多维考评机制。一是打造“嵌入式”监督网络。组建“综合办公室+纪检监督室+基层党建联络员”联合调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查,重点检查资料真实性、活动实效性、制度执行刚性;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对连续两次出现“低老坏”问题的单位亮“黄灯”预警,对资料作假等严重问题亮“红灯”问责,倒逼立行立改。二是实施“差异化”考核评价。修订《2025年党建考核细则》,将“低老坏”整治整改成效纳入季度党建考核,对问题整改率、整改成效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引入“反向测评”,开展满意度评价,组织基层党员群众对政工部门服务质量、工作作风打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绩效奖金挂钩,推动“考事”与“考人”深度融合。三是强化“震慑式”问责激励。对整治期间发现的典型案例,通过季度党建考核讲评、工作群组等渠道公开曝光,发挥“查处一个、警示一片”作用;践行“严细实”工作作风,将高标准、严要求、向实处工作标准贯穿始终,做到时时事事处处严字当头、细字当先、实字当家,形成“人人讲严实、事事求精细”的工作氛围;将阶段性整治成效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季度工作交流、党建亮点展示的重要内容,倒逼“低老坏”问题整改责任落实落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