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以转作风为干事创业“动力源”,笃行笃信促发展

更新时间:2025-06 来源:网友投稿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干事创业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转作风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作风能够激发内在动力,凝聚团队力量,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各项事业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我们必须笃行笃信,将转作风贯穿于干事创业的全过程。

一、转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必然要求

(一)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旧有的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可能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只有转变作风,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转变作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推出符合用户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就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二)提高工作效能的关键

---此处隐藏3955字,下载后查看---

针对上述挑战,我们必须采取系统性、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确保转作风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宣传教育,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教育,破除传统观念和习惯的束缚。一方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转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班、培训班等形式,让干部深入理解转作风的内涵和要求,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注重典型案例教育,既宣传正面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干部学有标杆、行有示范;又剖析反面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让干部从中吸取教训,时刻保持警醒。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转作风的政策要求和工作成效,营造全社会关注作风建设、支持作风转变的良好氛围。

建立健全监督和考核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是转作风工作的“指挥棒”和“紧箍咒”。在监督方面,要构建多元化的监督体系,整合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力量,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网络。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对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做到有诉必查、查必有果。在考核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将作风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细化考核标准,突出对工作实效、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定期对干部作风进行跟踪评估,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紧密挂钩,对作风优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作风不良、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形成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的鲜明导向。

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抵御干扰诱惑。面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要注重从制度和文化层面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的良好风尚,让清风正气成为社会主流。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建立健全亲清政商关系的制度规范,明确干部与企业交往的界限和规则,既鼓励干部主动服务企业,又防止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同时,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从源头上减少外部环境对干部作风的不良影响。

总之,转作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清醒认识面临的挑战,以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举措和持久的耐力,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确保党和干部队伍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