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协同联动,汇聚培训合力
在基本培训工作推进中,多主体协同是凝聚强大动力的关键。各方力量紧密配合,才能形成高效有序的培训工作体系,为后续培训任务的落实和质效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党委统筹,引领高位推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将基本培训纳入党建全局。县委高度重视,把基本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为培训工作定向领航。通过审议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明确培训方向与重点,确保培训工作契合党建发展需求。二是领导深入一线,督导调研促落实。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前往党校实地调研督导,了解培训工作进展与问题。仅去年,县委主要领导就XX次亲临党校,针对培训设施、师资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提出指导意见,为培训工作注入强大动力。三是积极争取资源,保障培训资金投入。在县委的积极推动下,成功争取到东西部协作培训资金XX万元。这些资金用于改善培训条件、开发特色课程等,为提升培训质量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部门协作,实现高效联动。一是建立联动机制,明确各方职责。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委党校具体落实,其他责任部门协同配合,形成联商联议联动的工作格局。各部门依据自身职能,在培训需求调研、课程设置、学员组织等方面各司其职,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定期分析研判,精准把握需求。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各部门共同分析各行业领域培训工作的堵点难点,以及干部队伍的能力短板。仅今年上半年,就组织XX次分析研判会议,精准掌握培训需求,为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提供依据。三是协同推进任务,提升工作效能。各部门围绕培训任务目标,密切配合。在组织培训活动时,县委组织部协调各方资源,县委党校负责教学组织实施,其他部门协助做好学员选派、后勤保障等工作,多主体协同推进,高效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此处隐藏2658字,下载后查看---
(一)引育结合,精选优质讲师。一是严格选拔标准,充实师资力量。建立严格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选拔标准,从政治素质、专业能力、教学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通过公开招聘、邀请推荐等方式,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师资库,目前入库专兼职师资已达XX名。二是创新培养方式,挖掘后备力量。创新开展“学员微讲堂”活动,为学员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学员讲给学员听”的方式,挖掘优秀学员潜力。已成功挖掘XX名优秀学员,并将其纳入后备师资库,为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三是加强师资管理,保障教学质量。建立师资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或调整,确保师资队伍始终保持较高教学水平。
(二)从严治校,规范培训管理。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明确办学方向。深化政治机关、政治学校建设,将政治建设贯穿于党校工作全过程。通过加强教师和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党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党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二是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管理。聚焦教师、学员两大主体,从教学、管理两大环节着手,健全完善党的建设、教学科研、学员管理制度XX项。通过明确教学流程、学员管理规范等,确保培训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三是强化监督检查,严肃培训纪律。成立监督检查小组,对培训教学过程、学员学习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对违反培训纪律的教师和学员,严肃处理,维护培训秩序,保障培训质量。
(三)深化成果转化,拓展培训深度。一是开展专题调研,助力决策参考。紧扣县域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员开展专题调研。今年以来,已组织XX名学员开展XX次专题调研活动,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XX篇。这些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二是推进教研咨一体化,提升科研水平。深入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建设,鼓励教师将教学与科研、咨政相结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理论文章等,提升党校科研水平。向县委报送决策科研咨政成果XX篇,为县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建立成果应用机制,推动成果落地。建立培训成果应用机制,对优秀调研成果、科研咨政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将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举措,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提升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回顾我县基本培训工作,在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提升培训质量,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同时,我们也期待与各兄弟县(区)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市基本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