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重庆市渝中区事业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重庆的新定位是指重庆被赋予的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角色。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错选不得分,少选的只要答对一个得0.5分)

主要涉及4311:指聚力发展现代金融、专业服务、科创服务、现代物流4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文旅文创、大健康3大生活性服务业,巩固发展现代建筑业,培育发展以算力经济、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等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

渝中区2025年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的预期目标建议。

相应提出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

---此处隐藏4814字,下载后查看---

(二)原因剖析。一是重建设、轻保护。过于追求短期的政绩与经济效益,将传统村落视为单纯的建设项目,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不完善,忽视了其历史文化价值,缺乏对破坏行为的有效约束。二是重开发、轻设计。传统村落开发过程中急于求成,未充分考虑村落的特色、文化内涵和游客需求,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设计规划,导致开发项目同质化严重。三是重投入、轻管理。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项目前期投入大,但后续管理运营重视不足,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专业的运营团队,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管理不到位、设施维护不充分。

三、西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对策建议

(一)建设、保护双管齐下,构建科学保护体系。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宣传月活动,举办文化讲座、展览、短视频大赛等形式,提高地方政府、企业和村民的保护意识。制定完善西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实施细则,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批和监管制度,对破坏传统村落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控古建筑的安全状况和村落环境变化。

(二)开发、设计并驾齐驱,打造特色精品项目。引入传统村落规划设计团队,结合民俗风情,编制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开发规划。组织专家学者对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感。成立传统村落开发项目评估委员会,对开发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评审,确保项目符合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和发展定位。

(三)投入、管理两手同抓,优化长效运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专业机构合作等方式,组建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设施维护等方面的专业团队。制定《传统村落运营管理规范》,建立健全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等管理制度。建立村民参与管理的激励机制,通过培训提高村民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鼓励村民参与村落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