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建设建设“四强”党支部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强化支部政治引领功能的重要抓手。党支部作为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通过突出政治功能建设,能够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得到不折不扣落实,使每个党支部都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的坚强堡垒。特别是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政治功能强的党支部能有效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党的政策,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任务中发挥定向领航作用,切实将“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二)这是提升支部组织力的关键所在。通过规范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创新活动方式,有效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标准化的组织体系建设使党支部能够更好地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确保党的肌体细胞健康有力。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组织力强的党支部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合力,成为攻坚克难的先锋队,这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核心支撑。
(三)这是强化支部服务效能的有效载体。通过“四强”党支部建设,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要求党支部始终站稳人民立场。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开展结对帮扶、推行便民服务等机制,使党支部工作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在民生改善、矛盾调解、公共服务等领域,服务型党支部能够及时感知群众冷暖,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这种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鲜明导向,正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力量源泉。
(四)这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力实践。在坚持基本制度规范的同时,鼓励基层党组织因地制宜探索工作新方法。智慧党建平台的运用、区域化党建联建等创新实践,有效拓展了党组织活动空间和影响力。这种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建设思路,既保持了党的优良传统,又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为基层党建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中国GCD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智慧。
---此处隐藏1858字,下载后查看---
(一)健全责任体系,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一是健全党建工作体系:聚焦“机关工委—直属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组(党委)—直属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两条主线,立足区直机关实际,探索形成“1+4+X”创建路径(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突出“四强”党支部建设,落实“增强政治功能”等若干举措),着力构建“1+67+Y”工作大格局(工委统一领导,67个直属党组织具体领导,各基层党支部夯实基础),实现由支部“盆景”到机关“风景”、再到区直“风景线”的整体提升。二是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重在标准明确、执行到位。要严格遵循党章及党内相关条例、意见精神,落实市区贯彻措施及主体责任实施办法,出台区“四强”党支部建设方案,明确支部责任清单,将党建责任制层层压实到每个党支部。
(二)强化政治功能,走好“第一方阵”。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政治建设首位,深化政治机关意识和对党忠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升“政治三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事前提示、事中督导,强化问题导向,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二是深化理论学习:健全“第一议题”机制,把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创新学习形式(线上线下结合),打造精品党课、青年领学、“红色讲堂”等品牌,增强吸引力实效性。强化评估,将学习情况纳入述职评议,通过测试、分享检验成效,杜绝形式化。三是强化党性教育:用好区内丰富红色资源,组织支部党员寻访北大红楼等旧址。开展重温誓词、承诺践诺、缅怀先烈、“政治生日”等活动,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强化党员意识与党性修养,锤炼忠诚品质。(三)建强支部班子,发挥头雁效应。一是抓好“领头飞雁”:聚焦党支部书记这一“关键少数”。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办好书记培训班,开展“书记讲党课”、设置“谈话日”、实施“头雁领航”示范行动,组织轮训和评议,促其走在前、带好头,推动“雁阵齐飞”。二是强化责任担当:牵住责任制“牛鼻子”,落实责任清单,明确支委分工。强化支部书记“一岗双责”,加强评价激励,将表现作为干部选用、评优依据。以“过筛子”分类晋级推动争先进位、补齐短板,激发支部活力。三是锤炼过硬本领:优选配强支部班子,优化年龄、能力、专业结构。加强班子协作,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党务干部素质,通过高质量培训、知识测试等,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履职能力。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提升领导水平、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打造专业创新型支部班子。
(四)锻造党员队伍,树立先锋旗帜。一是争当先锋表率: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用好“局包社区”、“紫金服务”、“志愿岗”、“双报到”等机制,引导立足岗位服务群众。健全应急动员机制,引导党员在重大任务、突发事件中冲锋在前,彰显机关力量。二是强化日常管理: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丰富培训形式。开展评先争优,树立典型导向。规范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队伍先进纯洁。强化纪律意识,发挥支部教育监督作用,严肃处理违纪行为。三是严把发展入口:从申请人开始,系统做好入党各阶段培养教育。严格执行政治审查和发展程序,实行全程纪实,确保新发展党员信念坚定、素质过硬、业务突出。
(五)抓实作用发挥,凝聚强大合力。一是服务中心大局:建强战斗堡垒,团结带领党员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勇改革、做示范,在保障重大政治任务中敢担当、有作为,在履行核心区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当标杆、作表率。二是强化党建引领:立足“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组建“党员先锋队”,探索“支部建在项目上”,引导支部和党员聚焦主责主业,投身营商环境优化、“接诉即办”、城市更新、民生改善等中心工作,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让党旗在一线飘扬。三是加强品牌建设:以区“正阳先锋”为引领,深化“红色方阵·区直先锋”品牌,持续评选“十佳党建品牌”。推进“品牌+阵地”建设,确保品牌可展示、能交流、有支撑。鼓励基层党支部创建个性化品牌,作为工作创新载体。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使高质量发展成为检验党性、创先争优、实战拼搏的主战场。
(六)全面提质增效,建好核心区机关“四强”党支部。一是提升工作效能:搭建支部创新平台,结合单位业务和党员特点,引入“互联网+”理念,推广特色“主题党日”,丰富组织生活形式(案例、宣讲、体验等),增强“三会一课”活力。每年征集支部创新点,择优纳入工委折子和党组织重点任务,给予支持推广。落实班子成员支部联系点制度,通过调研、参会、讲党课等深入指导,提升支部效能。二是凝聚机关合力:探索“党支部+”工作法,突出“规范+创新+实效”,形成特色支部、党小组工作法,激活支部末梢。用好党建联组平台,推动支部联学联建,组建跨支部“活动小组”,常态化交流互鉴党建经验。将和谐机关建设融入支部工作,开展文体活动,关爱党员身心健康,凝聚合力。三是打造精品样板:激发支部主体活力,全面总结“四强”支部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牵引、成效检验,勇于实践探索,形成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有特色的“四强”党支部典型,打造区直机关高质量建设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