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上半年农村工作总结报告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2025年以来,Xx县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主线,以“稳底盘、强特色、补短板”为工作导向,坚持党建引领与产业兴农双轮驱动,在粮食安全保供、特色产业升级、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创新等领域精准发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基础设施提档、民生服务增效取得阶段性突破,为全年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仍存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不活、要素保障效能不足等现实挑战,亟待在下阶段工作中靶向攻坚、重点突破。

一、聚焦种植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即在惠农政策拉动下,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去年,中央、省委分别以一号文件出台了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对种粮实行直补、良补;稳定农资价格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出现了农民由不愿种田,到争着种田的喜人现象,与去年的x.x万亩增x.x万亩,粮食总产达x.x万吨,较x年总产x.x万吨增产x.x万吨,增幅为x.x%,再创历史新高。被财政部列为“中央粮食大县补助县”。为了更好的落实粮食收购政策,我县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不折不扣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上半年,全县共收购稻谷x万斤。

二、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坚持两个推进。

一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得到推进。采取了政府引导、公司资助、农户参与的办法,重点建成了树莓、苎麻和信木红心柚等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引进、培植了xx、xx食品等一批主营产品优势和带农致富明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开发了河上铁观音茶叶、桃源的草纸、礼陂的山茸菜、许坊的中药材等一批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涌现了一批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去年我县的省级龙头企业x家,市级x家。目前我县省级龙头企业有三家、市级六家。xx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通过国家级专家组评审,xx产地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已通过国家商标局初审,“山凤”牌x在首届中国名牌农产品评选中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树莓产业获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x个,积极探索了“支部建在协会上”的管理模式,在xx等产业中,成立协会党组织x个。xx麻鸡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此处隐藏2295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认真组织科技服务活动,x年共组织农业、林业、科协等x个部门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x次,散发资料x万余份,举办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xx县高产田持续丰产模式示范推广”培训班及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x期,着重抓好了“xx果业开发和xx卫平农业综合开发”两个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x%,畜禽水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x%以上。积极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加强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推广了机械插秧抛秧等节本增效技术,全县农机总动力增长x.x%,综合机械化面积达x%。

四、落实惠民政策,改善民生福祉

一是农村面貌发生变化。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按照“五新一好”和“六改四普及”的总体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稳步地推进了x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县拆除空心房、杂房x间,拆除猪牛栏x间,计x米^2;外墙粉刷x米^2;改水x户,改厕x户;修水泥路x.x公里,其中主干道x.x公里,入户路x.x公里;建沼气池x个。

二是农民生活水平发生变化。x年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累计发放粮食直补资金、良种补贴及农机购置补贴x万元,落实了“农民负担监督卡”等农民减负政策,建立健全了农民负担信访举报和检查监督制度。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x万元;扶助农村困难学生x.x万人。全县劳务输出x.x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x万人。培训农民x人,转移就业x人,一批有胆识、有知识的新型农民“洗脚上岸”,在市场经济中立家创业就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通过启动农村特困救助机制和城乡医疗救助机制,全县x户x人农村特困户获得救助金x.x万元;并将农村特困救助对象过渡到农村低保对象,确定了x户x人为第一批享受农村低保对象。开展了助残工作,确保了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钱治病。筹措资金x多万元,为农、林、水、畜牧水产下属七个单位职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解决其生计问题。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农村进城购房、置业、发展二、三产业人数明显增加,县城商品房购买力x%来自农民。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发生变化。加强了农村教育事业,争取资金x万元,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x平方米,改造危房项目x个。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启动了x所卫生院的业务用房改扩建工程。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开展了送戏、送文体、送电视到农村“三项活动”,将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送到农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了以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为载体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全县涌现了一批两个文明建设示范村镇、示范户。积极组织广泛开展科技、文明、卫生“三下乡”活动,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技文明素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完善社会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积极开展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和法律援助工作。认真做好信访工作,落实信访责任,妥善处理各类问题,保持了全县农村和谐稳定。

四是各级领导干部对“三农”工作重视发生变化。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专题研究“三农”工作,思路清晰,责任明确,措施有力,考核到位,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四套班子领导和县直部门挂点乡镇村,肩负责任,带着感情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存在的问题,带动了全县上下全身心投入三农工作,各项工作得以扎实推进,取得了实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虽然呈恢复性增长,但增收幅度不快;农业结构调整虽然有新进展,但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产业化经营虽然有新起色,但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够强;税费改革后,农民减负效果明显,但还存在执行政策规定不规范现象;各级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虽然有了很大转变,但还没有完全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圈子。此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加快乡村振兴要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