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保持定力,提振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ZY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和市委推动制造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要求,主动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推动制造业发展和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工业规模持续提升。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7.56亿元、增长11.5%,其中制造业总产值9.95亿元、增长11.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规上食农加工业实现产值7亿元、增长4%,在全市食农加工业赛马比拼中位列第13名。绿色建材、钡新材料、轻纺产值分别增长30%、45%、59.78%,拉高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8个百分点。二是企业培育扎实推进。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6家、总计23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家、总计14家。培育巴山金宝、核桃生物、鲁渝矿业等亿元级以上企业3家,目前共计7家。昭德堂中药饮片GMP生产线建成投产,青丘松完成200纳米级以下的钛酸钡中试,美缀美、走教西老腊肉获评市级百强成长型企业,天宝药业被评为市级百强领军企业。三是创新动能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5400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9600万元,分别增长22%、484%。美缀美被认定为全县首家市级数字化车间企业,鲁渝矿业被认定为全县首个市级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天宝药业设立全县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4年创新报表年度总评位列B档,全市第12、渝东北第1,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四是园区改革蹄疾步稳。谋划**“钡谷”产业园,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建而未完”工业用地462.63亩,盘活闲置用地91.24亩,建成坪坝中小企业生态家园(一期),“一区五园”格局初步形成。园区入驻企业62家,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0.81亿元、完成率108.1%,全市第6、渝东北第1。园区规上制造业企业亩均税收10万元/亩、增长14.5%,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五是品牌创建有力有效。全县有效注册商标达3043件,万户市场主体有效商标拥有量1179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万元,实现“零”的突破。培育“**独活”“**山地鸡”“**大木漆”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件,**老腊肉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走教西牌**老腊肉获评全国腊肉中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咸宜镇入选全国首批质量强镇培育建设名单,**作为全市唯一代表参加全国质量强(区)县经验交流现场会。
二、找准短板、正视差距,全力破解难点和堵点
对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县域实际,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产业集群规模还需壮大。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分别低于全市、渝东北2.7、2.3个百分点,全市第32、渝东北第8。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战新产业产值仅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8.85%。中药材、老腊肉等主导产业缺乏强有力的链主企业带动,产品附加值低,尚未形成链式反应、集聚效应。二是创新创造能力还需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偏弱,全县研发投入强度0.61%、排渝东北第5,离全市2.48%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知识产权产出少、转化率低,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78件,远低于全市22.49件的平均水平,无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入库率仍为0。三是围绕制造业招商还需加力。项目策划缺乏深度,招商机会清单不优,目标企业不多。项目落地转化率低,到位资金完成率不高,截至目前,全县正式签约合同金额13.14亿元,签约额同比下降41.7%;三大招商团中,有10个单位合同签约年度目标完成率不到20%,有9个单位到位资金完成率不到20%。四是园区发展水平还需提升。园区主战场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入驻园区企业中,只有14家为规上企业、仅占22.58%。工业用电用气成本、厂房租金等高于周边区县,园区入驻率较低,目前园区内还有空置厂房6.3万平方米,亟待引入更多优质企业落户。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不健全,尚未出台“帮办代办”服务制度及对企服务事项清单,服务企业水平有待提高。上述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此处隐藏4423字,下载后查看---
3.着力完善企业融通培育发展格局。培育市场主体就是培育经济内生动力。一要全力以赴招大引强。要强化招商意识,树牢“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既挂帅又出征,积极招引头部企业、链主企业,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特别是对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迅速扑上去,咬住不放、一抓到底。要优化招商机会清单,迭代完善制造业产业图谱,围绕中药材、老腊肉、钡新材料、清洁能源等优势特色产业,精准谋划招商项目,力争全年引进亿元级项目12个,其中10亿元级项目2个。要加强跟踪服务,专班推进、专员服务、闭环管理,按照“谁签约、谁牵头”的原则,加强与合作方沟通对接,把框架协议转化为有效投资,签约项目落地开工率不低于65%。二要抓好企业梯队培育。要加强规上企业培育,健全“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培育体系,做好规下企业抽样目录库更新,加强中小微企业服务和统计工作,做到指标达到1个升规1个。县经济信息委要专题研究规上企业培育工作,制定详实的培养计划,鼓励引导企业升规入统。要加力推进“双倍增”行动,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体系,推动创新要素向种子企业集聚,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企业47家。要全力培育链主企业,支持重点企业牵头组建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和产业技术联盟,开展研发设计、中试验证、行业标准创建,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要实施制造业质量提升工程,在园区内布局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建立县域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重要产品县内可检。要实施制造业标准创建工程,立足老腊肉、箭叶淫羊藿、曲茎石斛等特色优势资源,创建推广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标准,抢占“话语权”。要实施制造业品牌塑造工程,提升“**大木漆”“**天麻”“**连翘”等地理标志产品附加值,推动“走教西牌**老腊肉”“山神漆器”等焕发新活力,全力打造“**制造”品牌矩阵。县市场监管局要加强对各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做好**老腊肉等现有品牌的保护工作。
4.着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一要抓好节能降碳。要严把项目能效准入关,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新建市级绿色工厂2家。要推广运用绿色制造工艺,全面开展工业领域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扫街”摸排专项行动,宣传使用好“技改专项贷”等优惠政策,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31亿元、增长15%。二要强化数字赋能。要推进产业数字化,支持企业应用推广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和智能化设备,“一企一策”靶向提升数字化水平,力争新创建1家市级数字化车间。要推进应用场景数字化,探索拓展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等全链条数字赋能应用场景,打造“中药材GAP基地”“**老腊肉产业大脑”等数字化特色应用。三要培育循环经济。要优化企业能源消费结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屋顶光伏+厂区储能”系统,实现多能高效互补利用。当然,前提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也不能私搭乱建。要培育新型环保制造业,加强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打造“无废企业”“无废园区”,建设全域“无废城市”。
5.着力推动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园区是构建现代化制造业集群体系、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和载体。一要优化园区产业布局。要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建设渝川陕毗邻地区智慧物流园,稳步推进坪坝“硒谷”产业区中小企业生态家园(二期),加快推进**“钡谷”化工园区认定等相关工作。要编制实施园区产业发展地图,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主题突出”总体原则,明确各组团产业优先发展方向和准入标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构建。二要提升园区服务水平。要强化企业要素保障,健全担保增信、风险分担等企业融资制度,完善园区公共交通、餐饮、公租房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水电气讯“一站式”服务平台,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成本。要及时回应企业关切,迭代“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功能,深入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落实好市管领导和县管正职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高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三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要强化标准厂房运营管理,完善工业园区标准厂房运营管理办法,算好企业投入产出“亩均细账”,鼓励“契合度”高的企业入驻标准厂房,提高标准厂房利用率。要盘活园区闲置土地资源,加力清理“僵尸企业”“空壳项目”,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力争工业亩均税收、亩均产值均增长4%以上。
6.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新创造水平。知识产权是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一要激励创造和运用。要提升创造质量,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激励机制,引导中小企业申报实施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力争高价值发明专利突破10件。要强化成果转化,加大对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转化支持力度,推动专利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力争专利转让许可20次以上,培育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二要强化全链条保护。要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普及教育,引导企业更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开展市场竞争。要严肃打击违法侵权行为,完善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护好“**老腊肉”“长白山药谷”“硒谷”等重点商标品牌。三要加强管理和服务。要打好知识产权服务“组合拳”,加快建设辐射渝川陕毗邻区县的商标品牌(**)站,推动“政务·知识产权在线”贯通使用,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00万元以上。要优化部门、乡镇街道协作机制,涵养干部知识产权素养,更好借助知识产权思维挖掘本地创新资源、产业资源,提高运用知识产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关键在党的领导。县委、县政府将定期研究制造业工作,一体推进质量强县和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定期部署重大事项。各产业专班牵头县领导要强化工作统筹,加强运行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经信、发改、统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扛牢主体责任,亮出态度、拿出硬招,做好项目建设、政策兑现、要素供给、数据统计等工作,用心用情搞好服务,全力护航企业发展。广大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奋力闯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最后,我就当前工作再强调3个方面。一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距离上半年结束,仅剩11天时间,大家要紧盯半年目标,加大工作力度,着力稳增长、稳投资,确保时间、任务“双过半”。要加密指标调度,强化指标数据分析,全面查漏补缺,抓实每日监测、解决每日问题,争取每张报表、每张清单都取得好成绩。要强化沟通对接,发改、经信、农委、商务等部门,要积极向上对接汇报,争取更多政策、资金、项目支持;“885”牵头单位,要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交流,吃透考核细则,牢牢掌握主动权。要形成工作闭环,细化工作颗粒度,建立“任务、责任、进度”清单,将工作目标、经济指标明确到具体项目、具体生产单元、具体岗位,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二要抓实安全稳定工作。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晴热高温期、溺水高发期,各级各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各项安全稳定工作。要加强隐患排查整治,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溺水、景区安全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点,全力抓好问题整治,坚决防止各类事故发生。要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抓好救援力量、物资储备、预警预报等工作,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下好先手棋。要强化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遇到险情快速反应、及时到位、高效处置。三要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昨天的常委会上,我们对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复盘,总的来看,工作推进有序,但也还存在学习研讨不够实、查摆问题不够深等问题,各级“一把手”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保证学习教育质量。要持续深化学习研讨,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关于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把新指示新要求领会好、落实好。“七一”前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按规定讲好专题党课。要动态更新问题清单,对照两个问题清单和市委明确的13个方面突出问题,全面“过筛子”,找准存在的问题,并按要求上报备案。要坚决整治违规吃喝,严格落实市级下发的工作方案要求,聚焦相互吃、吃公函、吃老板、吃下级、一桌餐等领域,抓好教育引领,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震慑,坚决防止违规吃喝死灰复燃、反弹回潮,对学习教育期间顶风违纪的,要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要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对市委学习教育专班通报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举一反三、以案促改,补齐制度短板,堵塞管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