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吃喝警示教育讲稿:筑牢抵制违规吃喝防线,敲响清正廉洁警钟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舌尖上的歪风”,“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局面得到扭转。同时也要看到,违规吃喝问题具有顽固性、复杂性。近期通报的一系列案例表明,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吃心不改”“酒瘾难戒”。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关系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必须露头就打、从严查处,不断深化、实化举措,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今天的警示教育,主要围绕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结合一些典型案例,为大家敲响警钟,从思想上树立起“红线”意识。

一、深刻认识违规吃喝之害,时刻做到警钟长鸣

违规吃喝,被群众称之为“舌尖上的腐败”,主要是指违反规定接受、提供宴请,其中包括违规提供或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接受公款宴请及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以及违反规定组织、参加公款支付的宴请等行为,是典型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今年4月,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千岭乡两地发生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并致人死亡的案例,相关问题性质极为严重,影响极为恶劣,教训极为惨痛。这些案例凸显出党员干部违规吃喝绝非小事,作风建设一刻也不能松懈。

(一)违规吃喝危害巨大,绝非小事小节。“酒杯不深淹死人”,这不是危言耸听。公开通报里,违规吃喝“喝死人”的案例并不鲜见。都出人命了,还是小事?有的人认为,吃吃饭、喝喝酒是人情世故,觉得抹不开面子。面对人情往来与利益诱惑,是坚守底线还是随波逐流?作为党员干部,应当毫不犹豫地选择遵规守纪。比如,2017年7月,某国有银行省分行风险部总经理陈某在获知本部门副总经理王某即将调至分行审计部任职、审计部副总经理宋某即将调至本部门任职后,以欢送王某、迎接宋某为名,组织两个部门18名干部员工外出聚餐,共消费2171元。聚餐前,陈某向参加聚餐人员表示由其私人出钱请客,实际却安排风险部某员工支付餐费并以风险部名义开具发票,数日后又授意该员工以营销拓展费名义在单位报销。最终,陈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王某、宋某受到诫勉谈话处理,参加聚餐的其他员工受到批评教育,责令相关责任人退赔违纪费用。党中央之所以从八项规定入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因为“四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是腐败滋长的温床。违规吃喝,酒肉进的是肠胃,腐蚀的是内心,突破的是纪律规矩,败坏了党风政风,带坏了社会风气。

(二)吃喝歪风损害营商环境,不是发展“润滑剂”。违规吃喝、大吃大喝,只能助长“畸形消费”、虚高消费,对于餐饮行业长远健康发展有害无益。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看,经营主体如果靠吃喝送礼“打通关节”,用拉关系、走后门获取竞争优势,就会破坏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若是任由不正之风大行其道,必然损害公平正义、破坏营商环境、扰乱经济秩序,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效应。比如,中国电科南京奥马光电公司原总经理徐永刚违规组织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问题。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徐永刚先后22次在KTV等场所内组织高消费娱乐活动,其中有4次在中秋、国庆前后,相关费用共计22.48万元以餐饮费形式公款报销。徐永刚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徐永刚受到留党察看一年、撤职处分,并责令退赔相关费用。只有营造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企业才能安心专注谋发展,把时间精力用在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上,形成公平竞争、良性发展的生动局面。

---此处隐藏3295字,下载后查看---

近来,党中央提倡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其中重要一环就是重拳治理大吃大喝、奢侈铺排等作风弊病。一方面,要继续对违规吃喝问题抓现行、抓典型、抓通报,从严从快查处,形成强力震慑。另一方面,当全面排查违规吃喝背后的制度机制漏洞,进一步扎紧“篱笆”。比如,运用信息化手段为规范公务接待赋能增效,建立“违规公务接待”大数据监督模型,对公函编号、发票、是否超标等“过筛子”。有决心、有耐心,才能把正风肃纪这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抓好。

(一)突出责任引领、一严到底。违规吃喝之所以花样翻新、屡禁不止,根子在于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仍然存在错误认识和侥幸心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违规吃喝的严重政治危害。最为典型的就是“小事小节论”“人情往来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他们或是认为吃喝问题是“小事小节”;或是认为自己的行业、岗位特殊,吃点喝点在所难免;或是认为管得太紧、查得太严,会影响招商引资,阻碍提振消费,殊不知恰是那些“酒杯一端、原则放宽”的违规吃喝,损害了地方形象,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要把深入治理违规吃喝问题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纠治“四风”的重要抓手,以“四责协同”全面拧紧责任链条,推动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做细做实。持续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督促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更好发挥示范作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带头抵制违规吃喝不良风气。

(二)强化贯通配合、协同发力。党员干部是否违规吃喝,只要想想“和谁吃”“在哪吃”“何时吃”“谁出钱”等几个简单问题,就很容易辨别。之所以反复出现,归根结底是少数人仍然抱有“不会查到我”的侥幸,规定归规定、吃喝归吃喝,不知敬畏、我行我素;仍然认为违规吃喝危害不大,“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根深蒂固;仍在信奉所谓的“圈子文化”,以为吃吃喝喝能增进感情、拉近关系,用酩酊大醉表“忠诚”、博“信任”,政治上极不清醒,纪法观念、责任意识极其淡薄。针对转入隐蔽场所吃喝等隐形变异问题,齐力抓纠治,不断创新打法。加强与公安、财政、审计、税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推动开展公务接待、酒驾醉驾等专项检查,完善沟通会商、线索移送、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构建常态化协同监督机制,不断凝聚风腐同查同治合力,形成优势互补、协同监督的叠加效应。

(三)注重纠树并举、标本兼治。“惩、治、防”协同发力,夯实堤坝防线。要切实形成震慑,深入挖掘违规吃喝问题线索,重点查处“相互吃”“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一桌餐”等问题,对顶风违纪的人和事,依纪依法从重查处;深挖细查违规吃喝背后的腐败问题,坚决斩断违规吃喝背后的“关系网”“利益链”。要坚持标本兼治,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督促各地区各单位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堵塞制度漏洞,一体推进教育、监督、整改、治理,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把树新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做实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常态化推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清醒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危害性,增强抵制吃喝歪风的行动自觉。

违规吃喝非小事,胡吃海喝出大事。时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愈发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拿出露头就打、一严到底的魄力,磨炼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纠治违规吃喝顽瘴痼疾,定能让党员干部从酒桌饭局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将更多心思放到服务群众上,以实干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