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广泛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识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顺利推进改革十分重要”。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广泛凝聚共识对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把握广泛凝聚共识的价值意涵、核心要义与践行方式,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广泛凝聚共识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总书记指出:“凝聚共识对改革能否成功至关重要。”广泛凝聚共识不仅在思想层面构筑了全体社会成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向、目标、方式等的共同理解与价值认同,更是在实践层面推进了改革发展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汇聚起磅礴的改革合力,确保改革进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能够稳步前进。

广泛凝聚共识为改革发展奠定思想根基。坚定的改革信念、统一的改革思想、正确的改革方向,都是广泛凝聚共识所推动形成的思想自觉,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总书记指出:“没有广泛共识,改革难以顺利推进,推进了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改革共识的凝聚,不仅从目标价值层面推动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国家、民族发展的深远意义,从而由外在的感性认识达致内在的理性自觉,坚定改革信念;而且从现实具体层面逐步构建全体社会成员对于推进改革的系统认识,从而为改革实践选择提供认识框架,作出科学判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泛凝聚共识以实现社会成员在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构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根基。

广泛凝聚共识为改革发展化解现实问题。回答并解决问题是思想理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不仅处于体制机制深层次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阶段,而且还面临着破解发展瓶颈、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现实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曾多次强调,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容易改的基本上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骨头”为何难“啃”?就是因为深层次的改革涉及更加复杂的利益、更加系统的变革。而广泛凝聚共识不仅从利益协调的层面化解改革发展中的堵点痛点,更是从共同愿景的层面克服改革发展中的时代难题,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迎难而上,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广泛凝聚共识为改革发展汇聚强大合力。凝心才能聚力,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是要实现改革力量的聚合。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历史充分证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扩大其在目标、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一致性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我们要以广泛共识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极大增强全社会的改革共识,不断强化社会成员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发展力量。

---此处隐藏2218字,下载后查看---

广泛凝聚共识是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共识要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凝聚。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情形中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绝非易事,只有在深刻把握改革共识具体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才能有效筑牢全党全社会共抓改革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精神动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核心凝聚作用。中国GCD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总书记指出,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深刻表明,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能以最广泛的共识确保全党全国在改革开放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以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确保各项改革举措有效落地,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在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凝聚起最为核心的改革共识。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社会利益格局也在不断调整变化。改革共识的广泛凝聚同改革实践中的利益平衡紧密相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在凝聚共识过程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具体利益的共性需求,将其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当中。因此,要有效凝聚改革共识,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就必须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兼顾公平与效率,处理好分配关系,确保广大社会成员的合理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与保障,为形成改革共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发展,也是精神层面的强化。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显得尤为重要。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意识形态是党和国家的思想旗帜,也是凝聚思想共识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必须切实做好改革舆论引导工作,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通过对改革举措的研究阐释、宣传解读来回答社会关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方向不动摇,在凝聚共识中定心聚力,凝心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