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属流动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根系故土助振兴,搭建服务家乡“连心桥”

(一)把重点、善作为,推动产业发展。支部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发动*名党员能人担任“荣誉董事长”,主动发挥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做好村集体经济产业规划、经营与销售,帮助销售*等产品15000份、销售额达20万余元。“最美不过家乡水,最亲不过故乡人,家乡是我们的根,是让我们魂牵梦萦的故土,能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我们深感光荣。”支部书记杨大毛这样说道。

(二)当先锋、作表率,助力家乡治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虽然平时身处他乡,但流动党员仍是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支部开展“支委出题、党员选题”活动,组织*名流动党员发挥特长,认领三类岗位(扶危济困岗、技术指导岗、信访维稳岗)*余个,利用春节、清明、中秋等集中返乡时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家乡献一策”等活动*次,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人次,参与调解项目建设、宅基地等矛盾纠纷*起,针对乡村治理、环境整治等提出意见建议*条。

(三)建机制、搭平台,牵线双招双引。*在*的游子数量众多,特别是在成都与*实行对口合作的背景下,如何将当地的人才、项目、资金吸引回乡?支部主动作为,发动*名党员并联络*名*在*人才担任“家乡推介官”,化身“牵线大使”,依托思路宽、人脉广、资源厚、信息灵等优势,协助县委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次,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在外党员人才喜看家乡变化”等活动*场,帮助引进*个产业项目,*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2025年上半年,支部组织专业人才,协助家乡工业园区进一步做大现有企业规模。以技改扩能的方式激活工业经济存量,通过技术创新、资产重组等多种途径,培植和壮大一批骨干企业,督促*等大项目尽早建成投产,确保到2026年至少有两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使之成为工业园区工业经济三年翻两番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此处隐藏1618字,下载后查看---

(三)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流动党员党支部就像一座桥梁,不仅将*在厦党员和家乡党组织紧密连接起来,还拉近了他们与本地居民的距离,促进两地融合、双向奔赴。“我们大家在广州奋斗,广州这片土地给予了我们生存的立足点,我们也要尽己所能为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支部联合广州市成都商会,健全“出智出力”机制,定期举办经验交流分享会,发动流动党员、在穗能人分享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参与“立足岗位做贡献”活动,评选出*名“流动党员岗位标兵”,为广州产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如,我县乡贤*教授,协助配合*区科学制定人才工作计划,对今后人才工作进行总体布局。根据实际情况,紧紧抓住吸引、培养、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水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单位干职工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使之成为晋升职务和提高工资待遇的重要条件。

三、乡情联结强纽带,筑牢服务老乡”暖心港”

(一)当好思想文化“宣传员”。支部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实施“三抓”模式(抓实党员学习教育,抓严党员组织生活,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建强战斗堡垒。把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支部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学习方案和中心组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班,组织全体党员撰写心得体会,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掀起学习热潮,切实把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在近年开展的集中教育中,发放学习书籍*余册,召开集中学习会、交流座谈会等*余次,邀请各类专家学者讲授*场党课。同时,通过搭建“老乡夜校”“周末课堂”等方式,及时传达家乡发展的新变化、新机遇,强化党员身份意识,提高队伍凝聚力。深化教育成效。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确实落实“两个维护”,并及时将学习教育成果通过单位工作群,及时转发、关注、传播正面信息,同时,做好节日期间廉政提醒,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当好急难帮扶“服务员”。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构建“组织牵头、同行互助、亲邻相帮”的互助体系,利用上级每年拨付的党员教育管理经费以及党员捐赠资金,对14名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开展走访慰问、节日关怀等活动,帮助协调解决就业、看病、子女教育等问题*个。同时,对于家庭突遭变故的流动党员,支部积极联络家乡党组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余个,帮助流动党员免除后顾之忧。

(三)当好维护权益“调解员”。老乡们初到他乡,就像飘荡在茫茫大海的孤舟,面临诸多生活压力与困难,在就业、租房等方面时常产生维权需求。为此,支部积极联络*助广州招才引智工作站和广州市成都商会,组织流动党员和在外人才成立矛盾调解队,定期开展普法送法活动,联合社区、企业等力量共同为*老乡排忧解难,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惠及30余人次,把党支部真正办成大家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