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持续释放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违规吃喝看似“舌尖上的小事”,实则是触碰纪律红线、破坏政治生态的大问题。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干部警示教育会,聚焦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开展专题党课,就是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挖病灶、祛除顽疾,推动全县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一、思想筑基,深刻认清违规吃喝的本质与危害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查处的多起典型案例表明,许多腐败案件的滋生都始于一顿“人情饭”、一场“交际酒”。违规吃喝绝非简单的生活小节,而是腐败问题的“前哨站”。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审视这一问题,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一)违规吃喝是违反纪律规矩的行为。党的纪律规矩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而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了党的廉洁纪律、中央****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严禁违规吃喝,对公务接待、公款消费等都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然而,仍有少数干部置若罔闻,顶风违纪。有的干部在公务接待中,超标准安排宴席,山珍海味、高档酒水应有尽有;有的巧立名目,将违规吃喝费用以会议费、差旅费等名义进行报销;还有的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将正常的工作关系异化为“酒肉关系”。这些行为无一不是对纪律规矩的公然践踏,严重破坏了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违规吃喝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违规吃喝往往与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紧密相连。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正是通过“饭局”“酒局”,以吃喝为手段,拉拢腐蚀党员干部,进而谋取不正当利益。干部一旦接受了违规宴请,就容易陷入人情往来的“漩涡”,在面对请托事项时,难以坚守原则和底线,为违规行为“开绿灯”,为不法分子“行方便”。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许多腐败分子的堕落轨迹都是从一顿饭、一杯酒开始的。他们在觥筹交错中放松了警惕,在推杯换盏中迷失了自我,最终一步步滑向腐败的深渊,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此处隐藏3153字,下载后查看---
四、以上率下,争当廉洁自律的标杆
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党风政风的“风向标”。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带头严守纪律规矩,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严起,坚决抵制“酒桌文化”“饭局腐败”,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党的纪律规矩,坚决抵制违规吃喝行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慎独、慎微、慎初。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不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吃请,不组织或参与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活动。同时,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职务影响谋取私利。我们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廉洁自律的榜样,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这场整治攻坚战,彻底刹住违规吃喝的不良风气,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