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全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第一,进一步增强做好文化旅游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文化旅游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求“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文化旅游必然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潜力,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做好文化旅游这篇文章,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

一是中央、市委有明确要求。去年5月,党中央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三个原则”、统筹“五对关系”、明确“五项使命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总书记对重庆文旅发展寄予厚望,2016年以来,总书记3次到重庆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重庆是山水环绕、江峡相拥的山水之城,是历史文化名城”“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把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重庆旅游发展明确了路径方法。市委对文旅工作有明确要求,去年11月,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市委袁家军书记从“打造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构建彰显国际范、巴蜀韵、重庆味的精品线路,塑造高质量、具有竞争力的文旅产品”等方面对全市文化旅游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工作安排,体现了文旅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新趋势。我们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全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在**落地落实。

二是形势发展时不我待。**是大山区,九山半水半分田,发展的优势在于立足生态资源禀赋,走出有辨识度的发展路子,如何写好“山字经”、谋好“林字篇”,关键变量就是文旅康养。推动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文旅产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带动力大,具有“兴一业旺百业”的引领作用。有数据显示,每1元文旅消费可以撬动4.3元综合经济收入,特别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文旅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作用更加凸显,是当之无愧的综合性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双高”时代来临的机遇挑战,G69银百高速陕渝段今年年底将全线通车,渝西高铁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方位将根本性地改变,区位优势极大凸显,成为长江三峡腹地通往大西北的重要连接点,全面融入重庆、成都、西安、湖北近1亿人口的旅游大市场,客源将成倍数增长,真正迎来旅游“井喷”时代,现在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才能接住高铁、高速带来的“泼天流量”。区域竞争的迫切需要,从周边区县来看,巫溪、开州、宣汉、岚皋等地与我们县情接近,这些区县都在加速发展旅游,在这种你追我赶的文旅大潮中,如果我们的发展步伐不加快,跟不上节奏,踩不准节点,就可能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我们要切实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坚定不移将文旅康养作为最大赛道,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增效。

---此处隐藏8533字,下载后查看---

2.以亢谷为纽带,打造百里任河画廊景观带。亢谷历时14年,投入10多亿元打造,现已有一定的影响力,是**旅游最大的“IP”。要围绕创建大巴山·亢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依托任河两岸独特风光以及乡镇产业特色,策划包装一批基础设施、水美乡村、生态修复等项目,打造“巴韵秀丹青、山水入画来”的百里画廊景观带。一要强基础。加快大巴山生物多样性展览馆、非遗展览馆等项目建设,推动观景步道、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改造升级,完善景区导览牌、全景图及人行指示牌。启动G651水文站至高观段道路改(扩)建工程,加快城巫高速前期工作,开通景区旅游专线,增设租车服务、共享单车等功能,更好满足游客出行需求。二要优环境。提升整体风貌美观度,按照风格统一、色彩协调原则,有序引导群众对居住房屋、庭院周边等进行修缮改造,打造记得住乡愁、留得下记忆的**版“富春山居图”。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加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集中整治微田园风貌、破败绿化区域,定期开展河道清洁维护,让好山好水带来好体验、留下好印象。三要兴业态。丰富体验游,开发徒步、骑行、攀岩、露营、漂流等体验项目,布局大众娱乐设施以及主题乐园、演艺场地,增加年轻人喜爱的音乐节、演唱会、篝火晚会等活动供给。壮大康养游,探索“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布局中医养生馆等业态,推动中国西部智慧医养健康中心、养生民宿运营,建设一批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发展冰雪旅游,加快黄安坝、厚坪景区滑雪场的论证和招商引资,开发冰雪运动、冰雪摄影等多元产品,激发冰雪经济活力。

3.以北屏为牵引,打造高速通道旅游示范带。G69银百高速通至岚皋后,北屏及高速沿线乡镇将成为重要客流汇聚点。要聚焦建设大巴山·北屏康养旅游度假区,整合咸宜、蓼子等高速沿线乡镇旅游资源,做响康养旅游特色“IP”。一要高标准规划。策划的水平就是未来的高度,规划的深度就是未来的品质。注重前瞻性,准确把握北屏旅游度假区的现实基础和发展形势,系统整合打锣岩3A级景区、太平社区、松柏村等文旅项目、景点,结合十五五文旅规划,按照近期(1~2年)、中期(3~5年)、远期(5~10年)目标,形成项目清单。注重实用性,从建设全国知名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出发,系统谋划度假区的空间、业态、服务布局,编制本土化和个性化兼具的规划。二要高水平建设。突出特色,结合本地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布局大木漆艺术中心、老腊肉体验馆等特色场景,切忌简单复制模仿其他地区景观形象,给游客造成“生搬硬套、不土不洋”的印象。把握细节,多从游客角度出发,对每一个建筑、每一个景点进行整体规划,初期宁可慢一点、规模小一点,但一开始就要把它做成精品。三要高效率运营。景区景点建好之后,如何运营是关键,不能建成之后“白天晒太阳、晚上装月亮”。树立市场化思维,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引进和培育一批“主理人”和“大V”,参与景区运营管理。充分动员群众,鼓励群众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开设路边小摊等形式,以轻资产投入参与旅游经营,既方便游客,又增加群众收入。

4.以村镇为支撑,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现在,到乡村去度假休闲、体验“慢生活”、寻找乡愁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要立足大山区、大农村县情实际,差异化、特色化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镇。一要注重原汁原味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微改造、精提升”,深入挖掘古村落、古树等特色“IP”,鼓励就地取材、就势造景,开展“十村引领·百院示范·千户提升”专项行动,打造“人在村中游,美景入画来”的和美乡村,到2027年,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A级旅游景区村庄60个。加快实施民宿品质提升工程,推动大巴山森林人家提档升级,盘活利用闲置农房、校舍等资产建设巴渝特色精品民宿,开发临崖、临溪等住宿场景,新建精品民宿20家,创建全国等级民宿3家。二要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丰富农业农事体验,突出“自然味、乡野趣”,发展生态观光、农家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态,建设一批沉浸式田园综合体,吸引更多城市游客感受“巴山原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群众以闲置农房、土地、技艺等资源入股乡村旅游,建设乡村旅游后备厢基地,带动更多群众“走生态路、吃旅游饭”。三要串珠成链整合资源。打通旅游环线,深入实施“景景通”工程,加快北屏—岚天旅游路提档升级,推动明中—红池坝等旅游环线贯通,全面完成北屏月峰—高楠方斗、北屏苍坪—巴山大草场等旅游公路建设,把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串成线、连成片。推进集群发展,根据7个集群片区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差异化布局中医康养、农耕体验、观光采摘等主题业态,推动相邻片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基础共建,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格局。

5.以市场为抓手,激活文旅产业新动能。推动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既要“造势”,更要“借势”,大景区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更多的是情绪价值体验、沉浸式体验。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导向,持续强主体、优服务,不断提升旅游市场核心竞争力。一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发挥旅投公司引领作用,梳理形成1~2个核心业务,打造运营全县文旅产业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主平台,真正在旅游规划、项目策划、招商引资、业态培育等方面当龙头、挑大梁。引育领军型、骨干型文旅企业,围绕《2025—2030年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储备清单》,建立旅游优质资源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办好文旅招商推介会,精准招引行业头部企业,到2027年,力争培育3家规模以上文旅企业。发展文旅“专精特新”企业,实施中小微文旅企业扶持计划,用好《**县全域旅游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培育一批新型文旅服务市场主体。二要持续规范文旅市场。优化文旅营商环境,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介入,围绕文旅用地、产品研发、业态布局等方面,做好政策解读、提供业务指导,为文旅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定期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强买强卖等行为。健全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及时处理游客投诉问题,确保投诉受理率和办结率不低于95%。开展文旅企业诚信创建活动,分级分类对大巴山森林人家评星定级,打造“诚信主体公示榜”和“失信主体曝光台”。三要做深做实营销工作。借助媒体营销,邀请央媒、市媒等主流媒体,深度挖掘报道大巴山、渝陕之巅、原乡原味等独一无二的旅游元素,提**文旅高曝光度。通过节会营销,有节造势、无节造节,谋划更多具有**辨识度的节庆节会,持续办好大巴山消夏康养季、彩叶文化旅游季、自行车爬坡挑战赛等活动,确保“年年有主题、季季有活动、月月有爆点”。乡镇(街道)要围绕辖区资源特色,持续做响村BA、村歌村晚等活动。坚持全民营销,构建“县领导+部门+企业”的旅游营销工作机制,动员群众讲好“**故事”、传递“**声音”,营造“人人都是旅游推介官”的氛围。用好平台营销,借助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大巴山旅游联盟、对口帮扶等平台,实现资源互推、游客互送,让更多游客了解**、走进**、消费**。四要提升文旅管理服务效能。推进智慧文旅服务,推动免费Wi-Fi、通信5G网络全覆盖,搭建文旅大数据平台,迭代升级“码上游**”应用,增加在线预订支付、智慧票务、智慧停车等特色智能服务。强化文旅领域安全保障,推动“突发快响”与文旅应急指挥平台一体运行,加强极端天气预警研判,做好道路交通、电力线路等基础保障,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游客安心出游、安全出游。针对临溪、临河、临崖等重点区域,乡镇(街道)要加强宣传引导,做好应急预案、巡逻值守,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疏散人群。

建设文化旅游强县事关**发展,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发力,尤其要加大“统”的力度。要统力量。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最大赛道,春梅、国兵同志担任文旅专班第一召集人,定期复盘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县人大、县政协要主动协同,积极开展调研、建言献策。县文化旅游委、文旅康养专班要加强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构建齐抓共管、多跨协同工作格局。要统规划。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全县文旅规划,加强同十五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有机衔接,统筹打造景区景点、精品旅游线路等,构建全县文旅“一盘棋”格局。要统项目。坚持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提升项目策划包装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更好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要统资源。文旅委牵头,对全县旅游资源开展全方位摸排,建好文旅资源储备库。乡镇街道在项目谋划、招商引资中,要加强同文旅康养专班的沟通对接,防止文旅资源利用碎片化、低端化。要统要素。加强财政、税收、金融、用地、投资等要素供给,推动各类要素向文旅汇集,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落实人才引进激励机制,积极开展规划建设、宣传营销、服务管理等方面业务培训,培育一批文旅专业人才。要发挥县职教中心作用,开设文旅康养、非遗传承、导游讲解等课程,加大本土专业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