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司法局坚持以总书记法治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为主线,以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为总抓手,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实施依法治区、维护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丰富和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突出重点、普治并举、服务大局,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现将2025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和下半年重点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强化统筹,全面依法治区强力推进。一是深学细悟总书记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区政治方向。加强理论学习,健全总书记法治思想和宪法法律法规的常态化学习机制,真正学出法治信仰、法治素养、法治担当。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各类普法宣传阵地和全媒体矩阵作用,聚焦总书记法治思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与区域内高校联动合作,在全区上下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加强规划引领,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科学谋划新一轮法治建设五年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区党政主要负责人落实“四个亲自”相关工作*次,推动区委法治机构召开会议*次,印发法治建设相关文件*件。二是服务中心大局,扎实推进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加快提高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在涉企行政检查上更加规范,在法治服务上更加主动,更好以法治保障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强化基层法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复制推广“五有”工作法;建强载体平台,高水平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法治供给,提升法治保障民生效能。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加强监督制约,强化科技赋能,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强合力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三是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提升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效能。依法治区委加强牵头抓总、把关定向,依法治区办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各小组、各成员单位切实做到各司其职、紧密协同。压紧压实责任,充分发挥述法“杠杆”效应,持续完善“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法治督察考核工作格局。加强人才培育,举办法治建设专题培训班,全面加强政法队伍政治理论、理想信念、党性修养、业务能力教育,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二)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化。一是聚焦行政执法抓改革,稳步推进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印发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行政执法力量下沉街道实施方案等配套制度,推动*个区级执法部门*名执法人员下沉至街道,实现“区属乡用共管”目标。截至目前,共组织各执法单位开展日常巡查*次,办结行政处罚案件*件,开展案件评查*次,协调执法争议事项*件,切实提高执法质效。二是聚焦行政争议抓化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创新“行政复议+调解”工作机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全面助力法治政府建设。今年已办理区政府作为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案件*件,案件法定时限办结率及网上录入率均达*%。持续加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承办或协同部门承办区政府一审行政诉讼案件*件,负责人出庭应诉*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三是聚焦合法性审查抓质效,率先完成规范性文件试点工作。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今年以来,区政府、区政府办公室出台的*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均通过备案审查,备案通过率*%。常态执行决策事项区政府常务会集体审议前司法局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制度,共审查各类涉法文件*件、合同*件,提出审核、修改意见*条,有效防止违法决策,提高决策质量。
(三)坚持法治为民,法律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一是深化平台建设,提升保障能力。以区综治服务中心为依托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同时在*个乡镇(街道)综治服务中心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个村(居)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法律服务,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发挥法律服务联络员作用,构建全空间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实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解决”,真正使群众的法律需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二是完善机制体制,提升服务效能。认真落实“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首问负责”等制度,推行容缺受理、经济困难状况承诺制,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提高服务效能、降低援助门槛,并提供“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网上办理”三位一体的便民服务措施,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坚持线上线下整体联动,以公共法律服务业务系统为枢纽,与热线平台、实体平台、公共法律服务掌上服务大厅等互联互通,形成“一网通办”的应用格局。今年以来,接待群众来电来访法律咨询*余人次。三是落实工作措施,提升服务水平。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综合法律服务。同时通过采取全程跟踪办案进度、案卷审查、电话回访、旁听庭审、案件评查等举措,坚持做到一案一评一回访,不断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努力让每起法律援助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
---此处隐藏4450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法治建设统筹协调仍需加强。司法局在协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时,仍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如有的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未按要求公示,主动公开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不够及时;有的重大行政决策过程存在瑕疵,未按要求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个别单位以集体讨论替代重大决策程序合法性审查,个别单位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规范化建设还未实体运行,个别干部法治意识、程序意识不强。二是行政执法能力仍需提升,执法部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够严格规范,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改革执法力量尚未统筹配足,执法配套未全面到位,乡街承接赋权事项还存在困难。三是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存在差距。部分司法所办公场所用房老旧、合并办公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大解决力度。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着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充分发挥依法治区办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推动作用,精心谋划部署法治建设重点工作,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全面依法治区。探索开展重点民生执法领域专题述法,组织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与述法评议,进一步推动述法面向群众,提升广大群众的法治知晓率和满意度。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小切口”督察,如“一规划两方案”落实情况、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等督察重点,为法治政府建设持续加压赋能。
(二)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实质性参与决策制度,推进乡镇(街道)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发挥实效。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细化涉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合法性审查,全面提升行政决策质量和效率。注重涉企政策合法合规出台,督促涉企政策出台前听取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履行公平竞争审查程序。落实乡镇街道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推广行政执法“三书同达”行政执法服务制度,完善“行政处罚-合规建议-信用修复”的“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
(三)着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强化政府涉法文件合法性审查,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提高专家论证质量,强化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核。强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培训,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推进民生实事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各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依法依规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持续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政策知晓率。(四)着力守牢安全发展防线。加大非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统筹力度,协力做好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有序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改革,推广“合事点”党建工程,实现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夯实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基层基础,加快推进司法所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动司法所开展改扩建。切实做好“两类人群”服务管理,提升教育帮扶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