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XX公司“五四”青年座谈会先进代表发言材料汇编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2.王泽3

3.董振…5

4.邱文海…6

5.方思晴…8

---此处隐藏5754字,下载后查看---

在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团队里,我们各条战线的青年们都用实际行动追逐梦想、书写青春。有的是为确保施工船进场提前奔赴别家风场跟船的决心;有的是疫情期间徒步往返江苏南通各工厂紧盯制造进度的孤勇;有的是半个月守护海上升压站、首次倒送电紧握对讲机、席地而睡生怕错过指令回复的坚守;有的是顶着12月寒冬浪涌赶着最后窗口期抢修调试并网、反复推演计划的缜密;他们像一束束光集聚成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也勉励了我们每一位新加入公司的青年们一起奋战努力,而我也在与各位前辈榜样并肩战斗的过程中汲取力量,光荣地成为了一名GCD员。请始终保持肩上有责在工程运维一线冲锋陷阵的青年力量正崭露锋芒,守在后方支援保障的青年群体也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岗位不是局限我们发展的枷锁,而是个人梦想与公司发展“交会对接”的舞台,我们要主动扛起重任,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刚入职的我就给自己设了个小目标——全程跟踪报道揭阳海上风电90万千瓦的建设过程,展现揭阳海上风电的风采。遇到施工节点、运维工作的专业问题时积极请教前辈查漏补缺,关注家园群动态、不放过每次例会和宣讲上分享的视频、文字信息,抽丝剥茧青年们为项目进度斗智斗勇的点滴细节,在一次次主动去问、去想、去改中锤炼业务技能,总结新经验、新做法,实现了从“初出茅庐”到“行家里手”的蜕变。在团青工作上更是结合项目特点,与小伙伴一同策划,创新开展了独具风格特点的“电亮进校园”志愿讲解和海边环保志愿行系列映山红活动。活动的顺利开展,既向地方展现了公司致力于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也成为公司积极解决员工子女就近入学难题的突破窗口。请相信,只要做细做深做精自己的工作,我们也能跑好属于自己的接力棒,

在海上风电赛道上绽放更多光彩。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献一策最后,关于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献一策,作为从事党建宣传业务的一员,我认为需要聚焦公司业务特点,实现AI技术、智能设备在业务工作深度应用。例如率先组织一线宣传骨干“走出去”,学习系统内外海上风电单位经验做法;又如加强宣传及运维人员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技能培训,既可为宣传工作积累原始素材,又可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日常巡检效率,还可为新项目投产后的运维工作提供新思路。

钟仁杰

大家好!我在公司科技创新战线工作了三年,参与各类科研项目、技术交流调研、创新平台建设等工作,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反思也很多。今天我结合自身岗位实践,就“青年如何更好融入公司科技创新”提三点看法。

做“主动学习”的先行者作为央企发电行业的青年,我们身处能源革命与数智化转型的双重浪潮中。在集团公司、广东公司有组织的科技创新体系下,青年员工应该扎根于日常的点滴积累,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落实集团公司和广东公司关于科技创新的规章制度、发展规划。比如,针对生产运维、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学习行业先进经验、前沿技术、参与集团系统内组织的专业培训、技术交流会等,都是融入创新的“敲门砖”。去年,部门曾经一位95后新入职的同事通过自学AI算法,把AI技术用在了班组安全管理上,成功打造出了一款“在线安全员”的AI智能体。班组成员在开工前随时都能查到作业安全要求,安全把关更细致了。这就是基层年轻力量通过“主动学习”转化为实际价值的缩影。做“跨界协同”的推动者科技创新从来不是“单打独斗”,是需要多部门、各单位协同作战的系统工程。作为部门承担技术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员工,我深知跨单位、跨部门协作,与集团内部专业化单位、外部技术团队开展专项对接交流的重要性。青年员工应打破公司、部门、专业壁垒,主动与发展、生产、工程、营销、财务等各条线联动,在“碰撞”中激发创新火花。做“落地实践”的实干家要“想得到”,更要“落得实”。青年员工应积极融入科研项目、数智化项目、技改项目、QC小组活动,实干出真知,并不是简单挂个名字的事情,要躬身入局,真正发挥在项目中的作用,在项目中学、在项目中做。青年要怀揣着落地实践的决心和解决问题的勇气,要有坐住坐稳“冷板凳”的精神,把“冷板凳”坐热的劲头融入公司科技创新中,因为所有的经历都是积累经验的过程。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献一策最后,围绕“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献一策”提出建议:我们要注重公司创新文化培养,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期,成立公司人工智能专班,组织公司员工对AI的学习、应用,让员工真正在各个岗位用懂用通AI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