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一专题党课:坚守育人初心践行时代使命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在这激情似火的盛夏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GCD成立104周年的光辉时刻。104年栉风沐雨,104年砥砺前行,中国GCD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今天,我们围绕“坚守教育初心使命,深化教育改革发展”这一主题,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共同探讨如何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守教育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践行党的教育方针

(一)深刻领悟教育初心使命的时代内涵。教育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的核心要求。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顾党的教育发展史,从延安时期的抗大精神,到新时代的“三全育人”理念,变的是教育形式和内容,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始终牢记教育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构建大思政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每一门课程都要挖掘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同时,要注重实践育人,通过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还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在践行党的教育方针过程中,要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杜绝“重留痕轻实效”“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比如,在教案检查、听课评课等工作中,要注重实际教学效果,避免过度留痕、重复检查给教师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不是搞一些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通过改进工作作风,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成长成才上来。

---此处隐藏3403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和教师的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防范廉政风险。坚决惩治教育领域的腐败行为,严肃查处违规招生、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等方面的违纪违法问题。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党员干部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调研,解决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及时通报曝光。通过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校风、带教风、正学风,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同志们,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坚守教育初心使命,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落实全面育人理念,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