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水平为核心,通过多部门协作、多措并举,着力破解精神障碍患者排查难、管控难、服务难等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强化部署推进,规范管理工作机制
为切实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卫健委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多部门成立了县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分析形势,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县精神卫生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三级包保”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三级包保”责任制,即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户,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每一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都有专人负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为规范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强部门联动,实现动态精准掌握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为此,我县建立健全了由平安办、公安、司法、民政、卫健、残联、医保等多部门共同组成的县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工作例会,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换,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对在库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全面排查,详细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信息,并建立了详细的患者台账,定期更新台账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精准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处隐藏1261字,下载后查看---
四、注重定期培训,增强专业队伍能力
精防人员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其业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县卫健委高度重视精防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精防人员业务培训,邀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进行授课,内容涵盖精神障碍的识别、诊断、治疗、康复以及患者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精防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为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此外,2024年,县卫健委还分乡镇对驻村乡镇干部、包组村干和网格员、派出所民警、民政干事等患者关爱帮扶小组成员以及监护人进行了专项培训,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加强了监护人与患者关爱帮扶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了他们履行监护责任的能力和水平,为患者的康复治疗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广泛普及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公众对严重精神障碍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社会融入。为提高公众对严重精神障碍的知晓率,减少社会歧视,县卫健委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向群众推送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通过制作宣传视频、发布科普文章、开展线上问答等形式,广泛宣传精神障碍的防治知识、康复方法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消除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偏见和歧视。同时,结合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突出主题宣传,持续以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授课讲座等形式开展精神卫生知识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面对面地为群众讲解精神卫生知识,解答群众疑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良好氛围。
六、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患者管理率、规范管理率等指标均达到了上级要求,社会面未发生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引发的重大案事件,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下一步,县卫健委将切实发挥好牵头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升精防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的认知度和重视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全县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