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开展的警示教育活动,既是一堂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课,也是一剂敲打警醒的纪律“清醒剂”。我认真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深入领会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细致研读《2021年以来省直机关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情况通报》以及人社部通报的典型案例,集中观看了《反腐为了人民》《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警示教育片。这一系列内容为我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校准思想航向、强化纪律观念提供了重要参照,也让我愈发意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现实紧迫性与长效必要性。在思想深处,我感受到的是压力,更是责任;在实践维度,我看到的是风险,更是担当。
一、筑牢信念根基,坚定政治操守
从近年来曝光的一系列违纪违法案例中可以清晰看出,那些曾身居要职的党员干部之所以滑向深渊,根本原因不在外部诱惑有多强,而在于内心信仰出现了“塌方”。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第一身份是GCD员,忘记了手中权力来自人民、用于服务人民;他们在日常中放松了思想锤炼、忽视了精神补钙,在价值观层面逐渐偏离了初心本色。更有甚者,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作座右铭,最终陷入了权钱交易的漩涡,丧失了原则底线与人格尊严。
事实一再证明,信仰缺失是最大的危险,理想动摇是最深的腐蚀。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把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把坚定不移跟党走作为人生方向。必须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忠诚镌刻进灵魂深处、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只有信仰不散、信念不移,才能在各种风浪面前稳得住心神、守得住操守、担得起责任。
二、坚守清廉本色,锻造为政根骨
清廉,不只是行为的约束,更是品格的显影;不仅关乎个人操守,更关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它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政治责任。对党员干部而言,清廉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是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赢得群众信赖的核心支点。唯有一身正气,方能行稳致远。
---此处隐藏1319字,下载后查看---
我将坚持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同频共振,把对党忠诚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岗位技能训练,不断拓宽视野、补齐短板,着力提升政治能力、专业能力与服务能力,做到守土有责、履职尽责。面对突发事件,做到第一时间汇报、第一时间响应,以实际行动体现执行力和战斗力。
我将以纪律为界线,以规矩为准绳,时刻绷紧作风这根弦。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和大局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尺”,坚决纠治“庸懒散慢”问题。严格遵守单位规章制度,落实请示报告制度,自觉做到敬业守岗、严谨细致,真正把规矩内化为底线思维,外化为行为习惯。
我将严把业务操作风险关口,在制度轨道上规范经办行为。作为财务岗位人员,要守住责任田、看好“钱袋子”。在基金退票处理上,严格审核银行信息,细化对接流程,做到“退得准、退得快、退得稳”;在经费使用方面,坚决执行事前审批程序,加强政策学习,确保每一笔支出都经得起审计与检视;在养老金发放环节,反复校核、逐一比对,确保发放精准无误、不漏一人,真正把群众利益落到实处。
通过此次警示教育,我不仅在理论认知上更加清晰明晰,在思想洗礼中更加坚定笃定,也在实践层面找准了努力方向、校准了前行步伐。这是一堂正心正行的教育课,也是一面明察自省的镜子,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觉醒。行胜于言,落实在行。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将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初心根基,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奋进岗位一线,以更加严格的纪律作风守住底线红线。我深知,组织的信任不是空头支票,人民的期待不是一句口号,只有拿出实绩、扛起责任、拼出成绩,才能无愧党员身份,不负使命召唤。
今后,我将持续以党的纪律为镜、以先进典型为标、以反面教材为鉴,不断提高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自觉将忠诚融入血脉,将担当扛在肩头,将清廉刻入骨髓,争做一名党放心、民信任、组织看重的新时代好干部,在奋进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