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依法行政暨信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法治思想,全面落实D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和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成绩、分析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近年来,全市上下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引领,以信访工作法治化为主线,推动依法行政和信访工作取得新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推动两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依法行政与信访工作的时代内涵
(一)依法行政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引擎
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其核心在于将政府权力运行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以法治思维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战略部署凸显了依法行政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中的关键作用。从地方实践来看,各地通过“互联网+监管”模式创新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建设,有效提升了执法规范化水平。通过建立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实现了执法流程全记录、执法数据全共享,全省行政复议案件量同比下降**%。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仍存在运动式执法、程序瑕疵等突出问题,个别领域甚至出现”以罚代管”的现象。这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要求,重点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特别是在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更需要通过法治方式平衡管理效能与权利保障的关系,真正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治理目标。
(二)信访工作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制度设计,信访工作本质上是D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打造的“智慧信访系统”具有典型示范意义,该系统通过引入高端智能分办、区块链存证等技术,不仅将信访案件平均办理周期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更通过阳光信访模块实现办理过程全程可追溯,群众扫码即可查询进展、评价结果。这种数字化治理实践深刻表明,新时代信访工作必须坚持“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价值导向。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将“枫桥经验”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在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矛盾高发领域,可探索建立信访预警指数模型,通过对12345热线、网络留言等多元数据的智能分析,实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
---此处隐藏2508字,下载后查看---
三、强化责任担当,凝聚依法行政与信访工作强大合力
(一)压实责任链条,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落实,需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各县区D委政府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将信访维稳和法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D政主要负责同志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信访事项实行“双亲自”机制,亲自过问办理进展、亲自协调难点堵点,确保问题化解在属地。市级层面由司法局牵头建立动态化考评体系,创新实施预警管理,对依法行政成效显著的单位标注激励,对存在苗头性问题的单位警示,对法治考核连续两次垫底的单位启动惩戒,取消年度评优资格并约谈主要负责人。通过“月度通报、季度约谈、年度否优”的递进式问责,倒逼各级部门树牢法治思维,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压力”的责任闭环。
(二)提升能力素质,锻造专业化法治工作队伍。聚焦新时代法治人才需求,实施三大赋能计划,一是开展“法治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围绕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等实务重点,年底完成全市行政执法人员不少于***学时的轮训,推行“案例教学+模拟执法”沉浸式培训模式。二是创新信访干部培养机制,建立“1+N”导师帮带制度,为每名新入职干部配备业务导师,每年选派**名骨干到省信访局参与重大案件跟班实训,重点培养听证调解、舆情应对等核心能力。三是组建“法治人才库”,从法院、高校等单位遴选***名专家成立顾问团,通过“点单式”服务为基层提供法律支持,打造一支“接访能疏导、办案能服众、应急能处突”的复合型队伍。
(三)营造浓厚氛围,打造立体化法治生态圈。坚持示范引领与全民普法双轮驱动,着力培育法治文化土壤。在示范创建方面,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标杆培育行动”,年内重点指导*个基础较好的县区对标省级标准攻坚,总结推广“综合执法改革”“智慧复议平台”等创新案例。在普法宣传方面,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利用宪法宣传周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漫画巡展等互动项目,针对物业纠纷、征地拆迁等热点问题制作“以案释法”短视频系列。在社会参与方面,推广淮阴区“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经验,整合D代表、乡贤等力量组建“睦邻法律会客厅”,建立“群众点题、代表牵头、部门应答”的调解机制,今年培育***个“枫桥式”基层调解示范点,让法治成为社会治理的鲜明底色。
同志们,做好依法行政和信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两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平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