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X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X方略,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重点任务,聚焦县委提出“一改两为三提四宜”的蓝图目标,落实“一圈两带三区四业”为重点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任务,以加快建设农业强县为目标,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为引领,有力有效推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农民收入、农村面貌、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X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一、基本情况
X自治县成立于X年,是X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位于X自治区中部,X盆地腹心。辖X镇X乡X个国有农牧场X个行政村、X个社区,全县户籍总人口X万人,乡村人口X户X人,其中,脱贫户X户X人,监测户X户X人(其中:已消除风险X户X人,未消除风险X户X人)。2024年脱贫户人均纯收入X元,较上年增幅X%;“三类”监测户人均纯收入X元,较上年增幅X%。全县脱贫摘帽村2个(X镇X村、X乡X村)。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4个:X乡X村(2022年)、X乡X村(2023年)、X镇X村(2024年)、X镇X村(2024年);2025年新建自治区美丽宜居村8个:X镇X村,X乡X村、X村,X镇X村、X村,X乡X村、X村、X村。
二、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在体制机制衔接上持续用力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持续健全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配强县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落实三级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持续完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2025年县委中心组学习乡村振兴相关内容2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和乡村振兴专题推进会7次,印发《X县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方案》《X县2025年推动产业帮扶精准到户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工作方案》《关于调整X县县级领导干部包联乡镇场和村(社区)工作联系点的通知》,建立县级领导干部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三、聚焦关键环节,严守红线底线,在巩固脱贫成果上持续用力
---此处隐藏5541字,下载后查看---
(五)突出内外兼修,全面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整治。一是常态化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持续高质量推进2025年新改建户厕1200座,对2024年新建和整改户厕进行“回头看”,确保改厕效果长期稳定。累计投入3177万元,在X乡X村、X村,X镇X村、X镇X村、X乡X村、X乡X村实施6个污水治理项目;确保年内农村户厕普及率达到6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8%、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9%以上。二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争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分别达80%、90%、85%以上。三是有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25年预计全县化肥使用量为12500吨(折纯),比上年减少22吨(折纯),减少0.17%。
(六)加强乡村治理,坚决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一是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五个好”党支部建设,深化乡镇干部岗位在村“2112”工作机制,推动农村网格全覆盖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抓好“州级重点培训、县市普遍培训、乡镇兜底培训”,全面提升乡镇干部抓乡村振兴能力水平。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七个一批”培养措施,力争本乡本土村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占比分别保持在85%、65%以上。逐村理清“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清单,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拓宽农村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二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基层治理基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拓展农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聘请执业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担任农村法律顾问,加大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创建工作,强化法律明白人培养。三是做好积分制清单制工作。全覆盖开展积分制清单制宣传,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力争2025年全县全覆盖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积分兑换率达80%以上。四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推动流转费用稳定在合理水平,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规范提升“三资”管理质效。加强和规范农用地管理。深化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稳妥推进农业水价和水资源费改税“2项改革”。
(七)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促进乡风文明。积极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群众村晚”、乡村健康跑等系列文体活动,持续实施农家书屋、“东风工程”、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共计150场次,惠及群众28.61万人次。一是谋划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文旅体验。成功举办花灯展、冰雪嘉年华、“欢欢喜喜过大年”、第八届杏花节、“丝路记忆·味道X”美食狂欢节等节庆品牌活动,不断丰富广大游客的文旅体验,助力X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开展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积极开展“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以“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国旗下讲铸牢”“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为载体,引导各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办好国通语“中心课堂”、农牧民夜校,推动能熟练使用国通语的村“两委”少数民族干部和能用国通语交流农村党员占比分别提高至95%、90%以上。三是移风易俗,开启农村新面貌。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开展“六尺巷礼让家风”“文明新风进万家”等主题活动,开展农村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问题综合整治,广泛开展群众性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持续向好。
(八)加大投入保障,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在不增加政府隐形债务前提下,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全县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分别达15%、50%以上。2025年到位耕地地力补贴1995万元,目前正在开展面积核查。
下一步,我县将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X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X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形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努力开创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新局面,为X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