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思想认识,筑牢权益保障思想根基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生活状况直接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我们践行初心使命、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社会维度、时代角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认识保障工作的政治意义
---此处隐藏8981字,下载后查看---
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我们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学习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法规、服务技能等知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鼓励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深入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工作。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坚持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
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关系到残疾人的切身利益,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一是深入基层调研,定期深入残疾人家庭和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提供依据。二是解决实际问题,把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要以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为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让残疾人真正受益。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残疾人的信任和支持。
(四)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宣传引导是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宣传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和知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法规、工作成效和残疾人的先进事迹,提高全社会对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认识。二是宣传先进典型,挖掘和宣传助残扶残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及时挖掘和宣传在助残扶残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全社会助残扶残的热情。三是引导社会参与,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助残工作。通过宣传引导,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助残扶残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为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建设和谐美丽新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