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围绕学习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展专题研讨,这既是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过紧日子”要求、推动财政资源高效配置的现实需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大意义,以《条例》为标尺,把节约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全过程,切实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多资源、凝聚更强合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条例》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条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制度成果,是规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基础性法规。我们要从三个维度深化理解,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第一,这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的光荣传统的必然要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从延安时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勤俭建国”的方针,再到新时代“过紧日子”的要求,节约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条例》将这些优良传统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更是对红色血脉的赓续传承。我们必须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把节约理念融入党性修养、体现到为政用权之中。
---此处隐藏1936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以“严”为纲,扎紧制度笼子。要对照《条例》要求,对现有制度进行“废改立”。一方面,细化配套措施:比如,修订《区直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明确“无公函不接待”“清单化审批”等要求;出台《会议活动经费管理细则》,对会议规模、会期、住宿标准实行“刚性约束”。另一方面,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零基预算”,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10%以上;建立“预算—执行—评价”闭环机制,对低效无效资金“应收尽收”“应调尽调”,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
第三,以“督”为要,强化执行力度。要构建“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群众”的立体监督体系。纪检监察机关要把节约工作纳入政治监督范畴,对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例”公开通报曝光;审计部门要将“三公”经费、会议活动经费等作为审计重点,2025年实现区直部门审计全覆盖;财政部门要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资金使用实行“穿透式”监管;同时,畅通12345热线、网络平台等群众监督渠道,让浪费行为“无处遁形”。
第四,以“俭”为荣,发挥示范作用。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执行《条例》规定:下基层调研不搞迎来送往,轻车简从;召开会议能合并的不单独开,能线上的不线下;办公设备能维修的不更换,能共享的不独占。今年,区政府将带头压缩机关运行经费5%,把节约的资金全部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等民生项目,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
同志们,“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让我们以《条例》为指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把节约理念贯穿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以优良作风凝聚起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