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坚持改革引领,行政执法迸发新动能。落实落细“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23项总结收官重点任务,13项评价性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海上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查一次”等改革实践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是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出台《舟山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及减少入企行政检查六项工作举措,构建“日监测、周报备、月分析”全程监管机制,截至目前,全市联合检查实施率达75.64%。二是推行执法服务并重模式。建立港口危化品、油气贸易等领域“预约式”指导服务主题场景,上半年共收到申请133次,指导整改隐患132个。常态化推进综合执法条线“简案快办”,20个领域完善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事项清单。三是完善基层基础建设。高标准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统一目录动态调整,27个领域的行政处罚权交由综合执法部门行使,共计认领执法事项1628项。盯紧基层一支队伍建设,高质量办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能力提升培训班。

(二)锚定全域攻坚,市容市貌实现新提升。聚焦“高质量整治攻坚”核心目标,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各项行动,城市功能品质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实施“5311”十大整治行动。重要节点、临山边线、城区河道、城乡接合部整治,累计“打开围墙”1.35公里,复绿6.6万平方,清理垃圾5000余吨;秸秆露天焚“1530”及时处置率89.8%,稳居全省前列。城市家具、燃气和户外广告安全整治,累计排查各类问题739处,完成整改635处;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道17.7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57.7%,惠及2900余户居民。5个城市公园完成体育空间、儿童友好空间等建设6处。餐厨垃圾处理技改增容项目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50%。二是做好建筑垃圾消纳处置管理。针对第三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涉及我省建筑垃圾的共性问题,持续强化违规倾倒问题常态化排查整治,并对2024年完成整改的64处问题开展“回头看”。修订发布《舟山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工程项目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和公示制度,备案率达100%。协调拓宽工程渣土消纳处置渠道,有效破解全市重点工程项目渣土消纳处置瓶颈。1-5月,全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量率95.58%。三是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建设。起草《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从严把牢施工期限、修复质量等审批监管关口;印发《舟山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范》《舟山市户外招牌设置技术规范》等,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筑牢制度保障。

(三)聚力除险保安,城市安全筑牢新防线。深入聚焦城市运行领域重点环节、重要设施、关键区域,常态化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城市运行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一是深化城镇燃气治理。持续推进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孙家岙LPG储配站、白泉调压站均建成投运,嵊泗县管道天然气于农历新年前夕顺利通气点火,为全省管道燃气“县县通”补上最后一块拼图。全力实施瓶装燃气统一配送,初步明确供应站点布局优化方案,普陀山镇于1月1日顺利启动试点。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排查并整改隐患1032个,查处办结燃气案件51起。二是抓实城市内涝防控。累计检查各类重点点位1198处,发现并整改隐患97处。完成易涝点改造1处,落实历史积水点“一路一策”信息更新。管网提标改造、雨污分流完成年度任务的82.5%,清淤管网完成年度任务的77.5%。三是严管城镇污水处理。累计完成管网排查40公里。积极开展纳管排水户分级分类评估及水质检测工作,协调解决“中弄河”区域污水主管液位高问题,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四是加强园林绿化管理。持续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应家湾植物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复查基础台账准备和相关规划编修。五是推进市政设施建设。“桥头跳车”整治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实施共享单车有序减量,投放量由16000减至8000辆;出台规范性文件《舟山市共享(电)单车服务质量考评标准》,推动行业监管水平持续提升。六是聚焦“两重”“两新”项目实施。普陀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整体打包项目获批超长期国债1亿元,其中燃气管网项目已全面开工,完成管网铺设1300米。团鸡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基本确定项目技术改造方案,并纳入2026年“两新”储备项目。

(四)加速提质扩面,垃圾分类取得新进展。以推进“垃圾革命”提质增效为主线,全力抓好生活垃圾治理“五大行动”,我市在2024年度住建部评估中位列全国中等城市第一档(第14名)。一是推动分类质量提升。全市659个居民小区、187条商业街区实行撤桶并点和撤桶进店,“定时定点”投放收集基本全覆盖。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86.66%,回收利用率68.8%,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100%。二是加快设施提标改造。2座城镇生活垃圾压缩站改造提升完成年度任务的50%。定海农村中型生活垃圾压缩站、普陀城北再生资源中转站、新城智慧分类减量综合体项目有序推进前期工作,预计8月底前开工建设。完成分类收运车辆新增和更新8辆。三是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装修垃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健全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收运和处置体系。推广“装修固废在线”子场景应用,新城运行装修垃圾电子转移联单3000余次,普陀区完成首批信息录入并启动联单试运行。四是强化部门协同共治。印发《舟山市生活垃圾治理2025年工作任务清单和重点指标分解表》,压实任务目标,并将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美丽舟山建设考核体系。打造高质量精准分类小区24个,促进分类质效提升。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行动和混装混运治理,办理相关案件271起。五是引导文明习惯养成。开展“十进”宣传1150余场、培训指导71场、主题宣传活动31场,曝光不文明行为14次。同步推动志愿服务资源下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900余场,全市垃圾分类注册志愿者达4.25万人。

---此处隐藏2559字,下载后查看---

(一)全力冲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争先进位确保圆满收官。深入对标改革收官23项重点任务和工作实际,全力抓好查漏补缺和规范提升工作。坚持减负增效,严格落实规范涉企检查“五查”要求,统筹开展“法安民企”专项行动,确保行政检查“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聚焦数字赋能,加快市级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协同指挥系统二期项目建设,推进县(区)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切实强化全流程线上协同。增强实践创新,全面梳理提炼改革试点以来形成的特色亮点做法,进一步提炼上升为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并积极拓宽社会面宣传渠道,深入开展“面对面”政策宣讲和意见征询,持续扩大改革影响力。

(二)靶向施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精管善治绘就品质画卷。倒排时间强推进,加快“5311”十大行动攻坚突破,整治类项目切实强化日常巡查管控,严防出现回潮反弹,建设类项目严格落实专班推进机制,争取10月底前全部完工。闭环晾晒促整改,实行挂图推进、跟踪管控,实时掌握工作进度和整治效果,持续深入一线抓好滚动排查,对新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全流程闭环,并注重常态化管理机制的建立完善,推动形成长效治理格局。强化宣传浓氛围,充分运用好各类媒体平台,多方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畅通投诉举报通报,不断提升市民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三)全面深化城市运行安全治理,实干笃行守牢发展底线。加大城镇燃气常态化整治力度,切实抓好场站间距、高层用气等隐患整治;加速推进瓶装燃气全域统一配送工作,确保10月底前基本建立统一配送服务体系。强化城区内涝风险防御,统筹部署防汛抗台工作,加快白虎山路易涝点改造,动态更新易涝风险管控点位,确保安全度汛。推进污水管网更新改造行动,深入实施纳管排水户评估工作,高质量完成管网排查任务。严格大型户外广告监管,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落实技术规范,健全监管机制,保障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抓好国园复查各项任务落实,完成定海、新城、普陀三地城市防灾避险公园建设改造。

(四)持续提档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全链提标打造绿色样板。

提升分类收运能力,完成新增更新分类收运车辆12辆;确保居民小区、商业街区定时定点投放收集保持全覆盖,占比达100%。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餐厨垃圾处理技改增容项目建设9月底前完工,嵊泗生活垃圾压缩站11月底前完成改造提升,定海、普陀、新城3座新建压缩站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并分别完成50%、80%、35%的工程量;力争团鸡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1月底前开工建设。打造完成24个高质量精准分类小区。确保全年易腐垃圾清运量占比保持在30%以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88%,回收利用率达到70%,资源化利用率保持100%。

(五)纵深推进数字城管场景应用,数智融合提升治理效能。聚焦城市治理现代化目标,搭建完成集指挥调度、监测预警、分析研判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并按照“夯实基础、急用现行”要求,创设沿街店铺一店一档、马路拉链监管等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同时,持续健全城市管理市-县-镇三级指挥调度网络,搭建与基层治理四个平台、12345平台高效协同机制,打造“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指挥、统一评价”高效化、扁平化的综合指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