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感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其目的在于优化教学设计,实施结构化教学,提高学与教的质效。它是个非常值得我们英语教师学习的优质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学习语言整体性、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摒弃了以往片面注重词句的教学,将英语教学更加推向应用性与生活化,注重语言学习的情感体验与整体认知。我们在英语的教学设计中提倡从单元主题的整体角度来设计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单课的独立,而是在基于单元整体的基础上来设计单课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

二、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思考性的教学阶段,可以直观地反映单元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单课教学所带来的教学制约问题。如单纯地为教单词而教单词,为教句型而教句型,这些简单的单词不断复现造成“过剩的低级重复”,不利于学生系统、科学地学习,我们应充分理解和掌握文本中包含的知识前后的逻辑性,文化知识的背景和文化情感的渗透,通过一个完整的主线把知识串联,让学生在完整的设计中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时应避免词句和语篇分开教学,或让词句来带动语段和语篇的学习,应有效地让语段、语篇来带动词句的学习。

四、如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此处隐藏709字,下载后查看---

1、系统分析教材,挖掘出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教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与标准,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是有效进行教学设计乃至有效教学的基础。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做到主题与话题之间的浑然一体,必然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不仅要按照教材表面设定的主从关系,更要挖掘教材内部单元与单课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更好地设计主题与话题提供更多的素材。我们要认识到教学的内容要基于教材的文本,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呈现的文本,更多的内容是隐藏在教材文本之下,具有内在的隐性联系。我们需要深层次地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相关的教学内容并选择出主要相连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间的联系,做到深层次的关系。

2、进行文本再构,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之间的联系。我们要明确设计思路和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通过文本再构,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单元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呈现的可能比较散,而教师挖掘出来的内容显得更为零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学习是达不到我们预期的学习效果的,同时我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与情境性,因此教师要通过文本再构,在单元整体与单课教学的体系内合理安排好学习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语境、话题、层次等逻辑顺序重整排列,就犹如一盘散开的明亮璀璨的珍珠一样,把它们用一根结实又好看的链子串起来,一定更有价值。文本再构也是如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学到用、从旧到新、螺旋式上升,既学习新内容又联系旧知识,既学习教材文本又整合文化内涵与生活实际。 

3、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在设计时,用话题人物或是故事串联成并列式的设计;用主题——话题的结构串联成总分式的设计;用认识过程或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串联成递进式的设计等。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中散落的主题以话题为线串联成学习链,丰富课堂学习的内涵与深度,打造多元内涵、多线性层次的课堂教学,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情境中,更好更快地使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4、准确把握学生情况,开展学生情况分析。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情况分析基础上的,学生已有的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起点。基于小学生较为有限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纵向的对比,梳理同一主题下,学生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还会根据单元主题、课时话题和语境,横向分析可以整合的语言知识。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梳理,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能明确学生已经具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并有效整合相关内容,力求做到话题、内容和语境的一致性,且能丰富学识的语言表达。学生是否具备相关的主题知识,也对学生理解和表达相关内容产生一定影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相关经历,对学生理解和表达相关内容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情况,避免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

总之,“单元整体教学”以其多元整合,均衡协调的特点,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了一条学科教学与活动教学兼顾的道路,做到了对教材的整体建构和延伸超越,很好地弥合了学习与实践的矛盾。我们要切实地走进教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用心去体会和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学习内容,进行提炼,使单元内的课时教学变得更加富有弹性。我们相信长此坚持下去,有利于使宏观层面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有利于实施结构化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与学的质效。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