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委办公室党支部“五个进一步到位”问题查摆台账(精品)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1.问题表现:理论学习“蜻蜓点水”,满足于已读、已学,缺乏“挤”和“钻”的劲头。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理解不深不透,满足于“听懂了”,但在如何结合我县产业结构升级、推动XX园区转型发展等具体实践上,思考不深入,拿不出有见地的意见建议。学习方式机械单一,多为念文件、听报告,互动式、研讨式学习开展少,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理论武装未能真正入脑入心。

具体案例:在2025年第二季度关于“新发展理念”的专题学习中,支部虽然组织了集中学习和文件传阅,但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仅有两位班子成员发言,多数党员满足于照本宣科,对如何将新发展理念应用于我县XX生态旅游区的高质量发展缺乏深度思考和具体建议,学习成效未能有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能力,存在“为学习而学习”的形式主义倾向。

2.问题表现: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有待加强,对社会上、网络上的一些错误思潮和负面言论警惕性不高。有时认为只要自己不信不传就够了,对一些通过自媒体、AAA群传播的“政治段子”或抹黑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论,缺乏旗帜鲜明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主动性,未能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和抵制这些问题。

具体案例:2025年5月,针对网上出现的关于我县某项民生工程资金使用不透明的谣言,支部内部有少数同志认为是“小道消息,不必较真”,支部层面也未及时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对此类舆情进行正面回击和澄清,错失了主动引导舆论、消除群众误解的最佳时机,反映出在复杂舆论环境下的政治担当和斗争精神不足。

---此处隐藏4180字,下载后查看---

具体案例:我县正在推进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涉及部门多、利益调整复杂,是一项硬任务。县委办在其中主要承担了会议纪要、文件流转等工作,但在改革推进受阻时,未能主动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调研,分析堵点难点,形成有分量的专题报告供县委决策参考,担当作为的主动性不强。

2.问题表现:工作标准不高,存在“过得去就行”的惰性思维。对君起草、信息报送、会务保障等日常工作,满足于完成任务、不被批评,缺乏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工匠精神”。部分工作存在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的现象,只求开了头、作了部署,但在抓落实、抓细节、抓成效上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韧劲。

具体案例:在筹备全县经济工作会议时,虽然会议通知、议程等准备充分,但在会场布置、设备调试等细节上考虑不周,导致会议当天投影设备出现短暂故障。会后形成的会议纪要,对一些重要部署的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等关键要素表述模糊,影响了会议精神的传达和落实,反映出工作标准不高、作风不严不实。

3.问题表现:干部培养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不充分,存在“青黄不接”的隐忧。面对办公室任务重、人员流动快的现状,在年轻干部培养上缺乏系统规划和有效措施。老同志对新同志的指导多停留在具体业务操作上,在政治素养、大局观念、工作方法等方面的言传身教不够。导致年轻干部成长周期较长,独当一面的能力提升较慢。

具体案例:近年来,办公室新进了3名年轻干部,但支部层面没有为他们量身定制培养计划,也没有明确“帮带”导师。导致这些年轻干部长期从事收发、打印等辅助性工作,很少有机会参与重要君起草、重大活动组织等核心业务,成长路径单一,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缓慢,不利于办公室工作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