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完善街道职能体系。依法赋予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应急处置权以及必要的行政执法权,推动街道做好市政市容管理、物业管理,流动人口和各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组织培育引导等工作。定期对街道行政权力事项开展评估,实行动态调整,推动精准赋权,随权限同步下放人员编制、技术资金等资源。严格执行职责准入制度,各职能部门自身权责事项不得随意交由街道承担,确需交由街道承担的,经机构编制、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区委区政府批准。

(二)加快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注重以市场化方式为主渠道,不断扩大物业服务覆盖范围。新建商品住宅出售前,建设单位应通过物业主管部门建设或指定的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平台,依法依规选聘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对无物业小区,采取引入国有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基本物业服务、社区“两委”组织居民自我管理等方式,实现物业服务兜底。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承接有关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

(三)加强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区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加强组织协调,推动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对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统一部署、统一培训、统一指导、统一监督,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明确辖区内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与职能部门在执法计划制定、信访举报受理、案件线索移送、实地调查取证、作出处罚决定等方面的责任和完成时限,整合条块执法力量,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完善行政执法案件移交及执法联动快速机制,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四)加强培养锻炼。采取普遍培训的方式,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每年对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轮训一遍,其他社区工作者由xx街道党工委、xx镇党委每年进行全员培训。择优确定一批社区,作为开展社区工作者培训的实训基地,加强实战实训。推行“导师帮带制”,安排能力强、素质好、经验足的社区工作者帮带新进社区工作者。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价。对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的社区工作者给予适当补贴。对在社区工作并取得初级、中级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由同级财政每人每月分别安排x元、x元职业津贴。加大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力度,注重将社区工作者培养成“法律明白人”骨干,提高其依法做好社区治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五)推动新就业群体纳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推动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网约出行等企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根据行业发展情况,灵活采取行业部门牵头建、龙头企业单独建、集中区域联合建、党群合力融合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建立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或联合党组织,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指导企业逐步建立党组织,实现由行业到企业的组织全覆盖;在条件成熟的龙头企业建立党组织,在物流园、快递园、网红孵化园等产业聚集区建立区域联合党组织,以点带面推动组织覆盖;对暂不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企业,先行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做好联系职工群众、推优入党等工作,为建立党组织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快递物流、外卖配送企业与街道社区(园区)党建联建。探索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互动机制,加强对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此处隐藏1667字,下载后查看---

(七)推动在职党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建立健全干部下派工作机制。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各级党委及时抽调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充实一线工作力量。街道社区党组织要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等,组织下派干部冲锋在前。下派干部要自觉接受街道社区党组织统一指挥,主动承担艰巨任务。派出单位党组织要对下派干部践岗履职、纪律作风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等重要依据。积极推动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社区挂职或任职。

(八)全面推行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区委组织部加强上下联动和工作统筹,区直机关工委负责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开展结对共建、在职党员到共建社区和居住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全覆盖,全面落实结对共建“三清单一协议”、在职党员报到要求。xx街道、xx镇党(工)委指导社区党组织整合在职党员、各类志愿者、社区热心群众,组建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健康义诊、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等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组团式、专业化服务;通过按需设岗定责、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贴合群众需求志愿服务岗位,搭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单位党组织每年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一次开展结对共建和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情况,在职党员每半年向所在党支部报告一次到社区报到情况。建立健全结对共建和在职党员报到服务公开承诺、服务纪实、考核评价制度,考核评价情况作为单位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

(九)健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体制机制。建立组织领导和议事协调机制。区级层面成立xx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抓好总体谋划、加强工作协同、形成整体合力,领导小组下设五个专项工作组,细化任务分工,强化分类指导。定期召开全体成员会议,根据需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重大政策部署重大工作、督办重大任务。区委组织部聚焦职能职责,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依托内设机构做好日常沟通协调工作,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分别直接联系指导街道、社区,解剖麻雀,抓点带面。

(十)强化党委书记引领作用。坚持明确责任、压实责任.学习好运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按照“推进一项工作、解决一类问题、健全一套制度、创出一个品牌”的工作目标,聚焦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社区物业党建联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等重点难点工作,开展“三年攻坚”行动。分项制定重点难点工作推进方案,确保在x年底前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区委书记每年至少领题解决x个重点难点问题,带动其他相关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齐抓共管。

(十一)推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坚持党建带群建,发挥群团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支持群团组织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做好化解矛盾纠纷、帮扶困难群众等工作。支持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有关服务事项,带动社会组织加强自律、规范行为、反映诉求、提供服务,使其成为推动治理重要力量。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基层治理途径,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