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以“作风建设”为主题召开专题党课,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要求,也是回应群众对干部作风的殷切期盼,更是推动我镇“十四五”规划落地、乡村振兴提质的现实需要。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关系我们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履行好执政使命。”对于我们基层干部而言,作风就是形象、就是战斗力、就是群众的“连心桥”。下面,我结合近期调研掌握的情况、上级巡视反馈的问题,以及我镇发展实际,从“为什么抓、抓什么、怎么抓”三个方面,与大家作一次深入交流。
一、认清形势、直面问题,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纠“四风”、树新风,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从我镇来看,近年来通过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年”“群众身边‘微腐败’整治”等行动,党员干部精神面貌明显提振,2023年群众满意度测评较2020年提升12个百分点,在全区乡镇考核中位列前三。但也要清醒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我们的干部队伍仍存在“四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表态多、落实差”的形式主义仍有市场。个别干部把“政治表态”当“工作成绩”,比如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会上喊“坚决清零卫生死角”,但下去检查时,背街小巷的垃圾池依然满溢;在惠民政策宣传中,只把文件往村部一贴、群里一发,却不入户讲解,导致部分老人“不知道、不会用”。去年区纪委通报的某村“厕所革命”虚报进度问题,就是典型的“口号响、行动虚”。
---此处隐藏2711字,下载后查看---
一要知责明责。镇党委要履行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既抓业务又抓作风;纪委要履行监督责任,紧盯“关键少数”、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各村(社区)要把作风建设纳入“三会一课”,每月分析一次干部作风状况,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
二要督责考责。把作风建设纳入年度考核,占比不低于30%;对作风问题突出的村(社区)和部门,取消年度评优资格;对因作风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重大舆情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要传责尽责。党员干部要把“作风就是生产力”刻进骨子里,从“按时上班”“热情接访”“说实话、干实事”等小事做起,用“严细深实”的作风感染群众、带动群众,形成“干部作风硬、群众心气顺、发展势头好”的良性循环。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执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好作风树起来、严规矩立起来、正能量聚起来,以过硬作风护航乡村振兴,为加快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XX镇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