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XX大向全党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时代命题。值此关键时期,我们在此召开全局干部学习研讨会,就是要深刻把握中央作风建设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将其熔铸于统计事业血脉。统计部门作为党政决策的“晴雨表”和数据治理的“中枢”,唯有自身作风过硬、数据清澈见底,方能不负信任使命。我们要将“廉”与“实”作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以刀刃向内的政治自觉持续净化统计生态,确保每一笔数据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做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交流。
一、正本清源:深刻领悟作风建设精神核心要义
进入新时代以来,作风建设已成为党赢得民心、巩固执政根基的关键工程。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这一论述直指作风建设极端重要性。在统计工作中,“实”是作风核心体现,亦是数据价值根本所在。每一份报表、每一组数字背后,都直接关乎党委政府宏观决策质量,关系百姓民生福祉。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任何作风偏差都可能导致数据失真甚至源头污染,其危害性不容小觑。要在“不敢、不能、不想”一体推进的格局中,将制度约束转化为高度自律。
(一)深化思想认识,站稳政治立场。必须始终从政治高度考量作风建设意义,时刻铭记统计工作具有鲜明政治属性,关乎国计民生基础。作风建设精神是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的铁规硬杠,是党巩固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战略部署。因此,我们必须将其置于统计工作生命线高度予以践行。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忠诚铸基石。党的政治建设为作风建设提供根本方向引领与坚强保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参谋部”,统计机关干部必须将对党绝对忠诚摆在首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讲政治成为工作信条和行动本能。要把贯彻落实中央作风建设精神上升为政治标准检验过程,自觉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校准定位、体现价值。二要校准思想航标,根植统计使命观。总书记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统计干部首先要站稳政治立场,把“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的初心使命熔铸灵魂深处。要坚决反对偏离正确政治方向的数据异化、统计浮夸行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服务科学决策和群众关切。对“数”忠诚,就是践行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三要强化理论武装,滋养作风涵养地。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学细悟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以及系列重要统计工作指示批示精神。要系统学习党的纪律建设理论沿革与要求,持续强化政治能力、提高党性修养水平。要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清廉统计建设、保障数据质量的实际效能与行动准则。
(二)把握纪律准绳,明晰制度边界。作风建设精神为公权力运行和行为边界提供了清晰指引。统计工作流程复杂、涉及面广,必须深刻理解各项制度规定,精准把握纪律红线,在日常工作中常怀戒惧、坚守底线。一要系统学习政策法规,筑牢行为边界网。持续深入组织学习《中国GCD纪律处分条例》《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等基础法规制度,重点掌握与统计职能紧密相关的政策要求。要全面了解公务差旅、会议活动、经费支出、资源节约等具体制度规定细节,真正做到纪律常鸣耳边、规矩熟记心中。二要准确把握适用尺度,严格标准执行链。严格遵守财经、公务接待及会议管理等要求,在统计调研、项目审批、数据发布等环节精准把握政策界限。要深入理解精神实质与具体执行规则区别,严防变通执行、规避监管行为,以精准把握确保刚性执行。三要突出统计岗位特点,织密廉洁风险网。紧密联系统计工作高风险领域开展监督排查,聚焦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建立风险清单和防控体系。要特别关注数据审核评估、调查项目安排、专项资金使用等流程中的隐形变异问题,明确界定禁止行为界限,切实扎紧制度笼子。
---此处隐藏7954字,下载后查看---
作风建设的根本在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湛的干部队伍。我们要把贯彻落实中央作风建设精神作为培养干部、锻造队伍的重要抓手,将其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习惯,塑造统计系统清朗正气、担当作为的良好生态。
(一)筑牢思想根基,铸就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思想防线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上下功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要常态化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将“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理念融入灵魂血脉。要充分利用我市特有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赓续红色基因,让忠诚于党的统计事业成为全体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底色。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统计权力源于人民,只能用于服务人民。要深刻认识到“数据造假就是最大的腐败”,坚决摒弃“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错误观念。要引导干部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提升数据质量、服务决策需求上,以真实准确的数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实情。建立常态化统计职业道德评议机制,将职业道德考评结果与干部使用、评优评先挂钩。
(二)锤炼过硬本领,树立求真务实的专业权威。把作风建设融入统计业务能力提升全过程。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要求,聚焦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短板,加大干部技能培训力度。实施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数据质量核查、统计分析写作等业务竞赛,营造钻研业务浓厚氛围。探索“岗位练兵”“导师带徒”模式,重点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全面提升一线人员专业能力和履职水平。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渠道。要求干部深入基层调研不能走马观花,带着问题下基层才能拿到真数据、听到真声音。推行“一线工作法”,鼓励干部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车间厂房,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群众生活变化。严格执行统计调查标准化流程,细化入户访问、台账填写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程并强化执行监督。落实“谁调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数据终身责任制。
(三)完善激励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健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将落实作风建设精神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树立“重廉洁、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在干部考核评价中设置专门指标,将反对“四风”情况与个人绩效紧密挂钩。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对作风扎实、业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干部及时警示或调整岗位。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设。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干部履职容误清单和申诉申辩通道。对于在推动统计改革创新、破解数据质量难题中因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出现的偏差失误,在查核清楚前提下予以容错免责,消除干部后顾之忧。加强受处理处分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关心激励措施,帮助其卸下思想包袱、继续履职尽责,全面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同志们,“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希望同志们自觉把本次党课精神融入思想和行动,把纪律要求内化为行为习惯,用扎实作风践行“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的初心使命,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清廉的本色,奋力谱写统计现代化改革新篇章,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统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