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金色名片”,为全党全国带来了全面深刻、影响深远、鼓舞人心的巨大变化,开辟了我们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新境界。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化风成俗”,是作风建设的关键词,体现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理论意蕴。抓好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化风成俗更要绵绵发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作风建设,久久为功,直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化风成俗。今天围绕“久久为功抓好作风建设,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给大家上一堂党课。
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持之以恒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不懈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优良学风作风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一)化风成俗是新时代改进作风的方向所指。总书记指出:“要拿出恒心和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这表明,化风成俗是新时代改进作风的方向所指、目标所在。作风建设意义上的化风成俗,指的是通过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党中央倡导和推动的好作风转化为全体党员干部日常的行为习惯,转化为全社会习以为常、自觉遵循的文明风尚,进而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化风成俗这一重要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作风问题特点规律的深刻洞察,也表明了持之以恒改进作风的高度自觉和战略定力。近些年,我们党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治理“舌尖上的腐败”“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等,遏制住了“四风”问题蔓延态势。但与此同时,“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实践中,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时抬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积习难改,不正之风隐形变异行为潜滋暗长。究其原因,在于导致“四风”问题的病原体还没有根除,一些深层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这决定了作风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长期任务。实现化风成俗,本质上是要根治作风积弊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推动新时代作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二)化风成俗就要实现习惯之变、观念之变、风气之变。加强作风建设,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化风成俗意味着要推动作风建设从治标到治本、从量变到质变。只有化风成俗,实现习惯之变、观念之变、风气之变,才能让党风政风全面好起来,才能推动作风建设步入新境界。化风成俗,就是要通过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践行改进作风的具体要求,深切体悟一条条规定背后的为民情怀、精神追求,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价值选择、文化观念,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彰显人格力量。从“改进作风”向“引领民风”拓展。党风正,则民风淳。党风不过关、不过硬,社会风气也就不可能好。化风成俗,最终目的是要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新时代以来,中央八项规定激浊扬清,引领党的作风之变,带动社会风气明显改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了强大正能量。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就一定能实现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的良性互动,以全社会的好作风好形象共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三)化风成俗的关键在于坚持久久为功。作风建设作为一项永恒课题,需要久久为功。总书记强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这要求我们发扬钉钉子精神,拿出决心和韧劲,系统施策、整体推进。应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把锤炼党性、提高修养作为终身课题,从根本上铲除滋生不良作风的土壤,永葆GCD人的政治本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灵魂深处筑起抵御不正之风的铜墙铁壁。把握作风问题的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同时由表及里地分析解决其背后的深层次矛盾问题。针对不正之风的隐形变异倾向,练就精准识别判断的火眼金睛,做到紧盯不放、时刻防范、升级打法、寸步不让,坚决消除不正之风的生存蔓延空间。坚持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督促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强化狠抓作风建设的责任担当。
---此处隐藏3370字,下载后查看---
党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践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才能为全社会树立榜样,引领社风民风向善向好。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夯实引领根基。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能有效促进社会风气的正向转变。政治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要教育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良好形象,为引领社风民风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持续加大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力度,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同时,严肃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通过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使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二)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树立引领标杆。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关系民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群众基础。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党员干部的模范行为能够为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树立榜样,带动整个队伍作风的转变,进而引领社会风气。眼下,学习教育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中。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要重视并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自觉起带头示范作用。党员干部也应自觉锤炼党性修养,严守党纪,以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彰显GCD人的纯正本色,以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培育优良党风,当好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工作生活中发挥表率作用。党员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GCD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在服务群众过程中,要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正能量,以自身的廉洁奉公、敬业奉献感染和带动身边群众。
(三)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引领氛围。实现党风对社风民风的引领离不开“以文化人”,要通过廉洁文化的教化功能,推动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近年来,《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把党风建设与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立明规则,破潜规则,助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培树新风正气,为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提供了重要牵引与保障。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围绕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谋篇布局、开展工作,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评价。要注重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弘扬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作风。积极推动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展示当地历史上的廉政人物事迹和革命先辈的廉洁风范,通过现场教学、情景再现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洁教育,厚植廉洁从政的文化底蕴。要开展廉洁文化创建活动。在家庭,要弘扬家庭美德,培育良好家风,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
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要久久为功、化风成俗。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我们要以“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的韧劲常抓不懈,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决心一抓到底,真正夯实作风建设之基、做到化风成俗,以新风正气凝聚人心、提振信心、鼓舞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