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直接奔赴全区防风防汛工作的最前沿,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在台风登陆前的关键时刻,再次检查、再次部署、再次压实责任。当前,台风“海马”来势汹汹,风情、雨情、水情、汛情叠加,防汛形势异常严峻。这既是一场对我们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大考”,更是一场检验我们各级干部责任担当和初心使命的“硬仗”。刚才,我们一行人从**镇到**镇,再到**、**、**镇,实地查看了多个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水毁桥梁路段**。情况总体可控,但风险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有效的措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我结合刚才的调研情况和当前形势,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认清严峻形势,坚决扛起防汛救灾的泰山之责
防汛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大局稳定,是一项绝对不能有丝毫闪失的政治任务。全区各级各部门、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到当前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区作为沿海地区,历来是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和易发区。从历史数据和近年趋势看,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增加。同时,我们的风险点位也十分明确。例如,全区范围内仍存在多个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镇等地,多为崩塌和滑坡类型。截至2024年的数据显示,我们有5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超过600名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数千万元的财产。同时,像**下游河网区这样地势低洼的区域,受干流顶托影响,极易形成大面积的洪泛区,是我们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风险,任何的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必须坚决克服“经验主义”,不能因为过去成功应对了多少次台风就掉以轻心;必须坚决克服“畏难情绪”,不能因为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就打折扣。全区上下要立即进入战时状态,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实际行动,践行我们的庄严承诺。
---此处隐藏4117字,下载后查看---
(一)要层层压实责任链条。区四套班子领导要按照分工,下沉到挂钩联系的镇(街)和重点防御区域,靠前指挥。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在岗在位,亲自部署、亲自督战。要严格落实各级防汛救灾主体责任,确保应急响应迅速、值班值守尽责、部署落实到位**。对因思想麻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姑息。
(二)要强化指挥调度中枢。区三防指挥部作为全区防汛的“司令部”,必须高效运转。要24小时值班值守,紧盯台风路径、雨情水情,科学研判、精准调度**。要确保政令畅通,所有指令要一竿子插到底,坚决杜绝推诿扯皮、行动迟缓的现象。
(三)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防灾减灾,人人有责。我们要充分利用网格化治理体系,激活基层群众的参与感和能动性,形成“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众治模式”。要通过村村通广播、AAA群、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向群众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要鼓励群众主动报告身边的风险隐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真正构筑起抵御灾害的“人民防线”。
同志们,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考验我们的时刻已经到来!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最严格的标准、最务实的举措、最过硬的作风,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众志成城,严防死守,坚决打赢这场防汛救灾攻坚战,全力以赴守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我就讲这些,大家立即回到各自岗位,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