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建设现代化滨江城市为目标,坚持人民城市理念,聚焦高端化、国际化定位,扎实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聚焦产城融合,增强城市发展动力。一是强化产业支撑。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深入推进“双招双引”,大力发展“两新一装”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了起帆电缆、西恩新材料、骏智机电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百亿级产业集群。2023年,全区“两新一装”主导产业实现产值565亿元、增长7%,贡献全区80%的规模工业增加值,蝉联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二是加快园区建设。池州高新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乌沙船舶工业基地等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持续提升。池州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乌沙船舶工业基地成为南京上游最大的船舶修造集聚区。同时,积极推进东部产业新城产城融合先行区建设,已启动实施年度投资项目25个,解决了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公共配套等领域短板弱项。三是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强产业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促进职住平衡。在园区周边规划建设了一批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为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提供了有力保障。如在池州高新区,配套建设了人才公寓,可满足*名人才居住需求;引进了大型商业综合体,丰富了园区职工的生活娱乐需求。
---此处隐藏2832字,下载后查看---
(一)持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车辆,提高公交覆盖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城市停车场建设,增加停车位供给,缓解停车难问题。
(二)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深入推进“双招双引”,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和企业,提升城市产业发展质量。
(三)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对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加快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
(四)积极拓宽城市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类资金支持。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加大对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工作的投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争取信贷资金支持。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缓解资金压力。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