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并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城市发展的历史方位、目标定位和内在规律,不断提升做好城市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作为统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部门,市发改委必须率先学深悟透,准确把握会议的核心要义,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浅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深刻领会“人民城市”的本质属性,坚守城市发展的根本立场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城市的根本属性。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为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确立了根本价值导向。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不是冰冷的GDP增长和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一要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提升城市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凡是脱离群众实际需求、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都必须坚决摒弃。二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在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项目的安排、资源的配置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补齐民生短板,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畅通参与渠道,完善参与机制,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凝聚社会共识,激发蕴藏在市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此处隐藏816字,下载后查看---
二、精准把握“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核心,明确城市转型的必由之路
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标志着城市发展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总书记强调,“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一重大判断的战略意义。内涵式发展,本质上就是高质量发展在城市领域的具体体现。一要摒弃“摊大饼”式粗放扩张思维。坚决破除依赖土地财政、热衷外延扩张的传统路径依赖,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提升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安全韧性、保护历史文化等核心内涵上来。在项目谋划和审批中,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更加注重内部挖潜和结构调整。二要聚焦品质提升和效能提升。下大力气推动城市更新改造,着力解决城市设施老化、功能衰退、环境恶化等“城市病”问题。通过创新驱动、科技赋能、精细管理,盘活存量空间,激活沉睡资源,提升土地、能源、基础设施等要素的利用效率和经济产出强度。三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将安全韧性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基础前提,在城市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设中,将防灾减灾、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城市发展行稳致远。
三、系统理解“统筹协调”的工作方法,构建协同发力的崭新格局
会议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统筹协调”。城市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总书记要求,“下足‘绣花’功夫,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这对我们统筹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注重规划引领与项目落地的协调。强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专项规划的衔接配套和刚性约束,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改委要切实履行规划综合管理职能,统筹协调各专项规划,确保各项建设发展任务在规划引领下有序推进、精准落地。二要注重部门协同与区域联动。破解“九龙治水”困局,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城市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发改部门的综合协调优势,加强与住建、自然资源、交通、生态环保、财政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形成政策合力。同时,立足XX城市定位,主动融入XX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方面深化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三要注重当前任务与长远谋划的协调。既要立足当下,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紧迫问题,更要放眼长远,聚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前瞻性布局新基建、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