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委和市局党委的统一部署,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这次学习教育,是对我们公安队伍作风建设的一次再体检、再锤炼。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以及近期上级有关作风建设的最新指示要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联系我们县城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实际,和同志们作一交流。
一、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谈几点学习体会
通过近期的系统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阵风,它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破题之作”,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一招”。
第一,它是“指南针”,指引我们坚守政治方向。八项规定的核心是“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公安机关,我们的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忠诚是第一要求。学习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全体民辅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公安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确保我们的枪口始终对准敌人,服务人民。第二,它是“试金石”,检验我们的党性修养。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八项规定精神看似管的是吃喝住行、文山会海等“小事”,实则关乎我们能否保持GCD人的政治本色。能不能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能不能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是对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觉悟高不高的直接检验。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稳”字当头、稳定压倒一切,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注重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源头治理,不断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方式,积极预防、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高效率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
---此处隐藏3327字,下载后查看---
三、进一步强化城区治安防控工作的思考
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城区xx镇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按照“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对我县城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构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单位,必须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组织协调、公安机关主责主力、社会部门联动参与,着力构建全社会对社会治安防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在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中,应由党委政府主导制定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协调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防控力量整合、防控队伍建设等全局性问题。二是明确职能分工。由建议由政法委牵头协调,明确公检法司、财政、人力社保、民政等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抓好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如:明确公安机关机关承担打击违法犯罪、负责街面巡逻防范、负责治安防范业务指导等职责,xx镇负责建立社区治安防范制度并督促各社区落实,宣传发动群众居民参与防范工作等职责,各单位负责内部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等。三是强化属地责任。明确的治安防控职责,将治安防控工作列入综治考核,由政法综治和公安机关联合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人员配备、经费保障、防控措施、责任目标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强与党委政府的联动配合,定期通报警情舆情和社会治安状况,联合扎实开展治安防控各项工作。
(二)始终坚持固本强基,强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支撑。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是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手段,三者要统筹兼顾、综合运用,确保取得最佳防控效果。一是整合防控力量,提升“人防”水平。一方面,充分整合单位内部巡防力量,加强单位内部治安防范,督促指导单位设立内部保卫机构、配齐内保力量,完善物防技防设施,提高保安员素质,使保安员队伍成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辅助力量;另一方面,联合各级综治部门,对群防群治队伍进行整合,不断充实和壮大治安志愿者队伍,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保障支持,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进一步严密城区治安防范。二是完善监控建设,提升“技防”水平。加强视频监控队伍建设,健全视频监控系统运行、值守、处置、考核等环节管理制度,做到值守有要求、操作有规范、处置有流程、奖惩有考核。坚持“建为用,用为战”原则,以城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乡镇综治视频监控及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监控为基础,建立集技防资源整合、系统联网运行、建设成果共享一体化的技防网络,实现对社会面动态治安局势的全面监管。三是明确落实责任,提升“物防”水平。在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因地制宜地新建一批治安岗卡点,明确岗卡点工作职责,实行对辖区24小时监控;发动临街店铺及二楼以下居民住宅安装联网报警等防盗设施。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要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充分开展社区民警“大走访、大宣传”活动,广泛听取群众诉求,有针对性开展防盗防骗防抢等治安防范知识宣传,及时发布预警和防范信息,为群众提供防范指导。同时利用电视、互联网以及政法部门微博、AAA、官网等宣传平台,加强社会治安防范政策宣传、防范知识宣传及普法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和防范意识。
(三)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长效运作。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本保障。一是建立发展保障机制。城区治安防控不仅仅是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更需要财力投入为防范工作提供支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完善和加固、公共场所视频监控安装、协勤队伍的工资和社会福利等可由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各单位内部安全设施的完善、居民住户物防技防基础设施的整改和完善等由业务自己负责积极。二是健全情报主导机制。充分社区民警及治安积极分子的作用,依托派出所晨会和情报信息研判制度,不断健全情报搜集研判机制,强化对多发性案件发案规律、涉案高危人群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加强治安防控工作。建立敏感节点、重大安保期间日研判和重大事件专项研判等制度,健全完善治安涉稳信息监测预警、及时化解、提前处置机制,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三是深化勤务运行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勤务方式,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路面,织密巡防网格;进一步扩大巡防范围,提高巡逻覆盖面,减少防控死角和盲区;在巡逻时间上进一步强化全天候巡逻,提高街面见警率,增强群众安全感;在巡逻方式上由单一巡逻向综合执法转变,把巡逻与盘查、检查、处罚、治理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巡逻防控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