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以"三个强化"拧紧责任链条,在思想引领上筑牢"防火墙"
局党委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四风"问题的典型表现,更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特别是教育系统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职工的作风形象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塑造和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必须从政治高度审视、以系统思维推进整治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书记领衔+专班攻坚"责任体系。县委教育工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上级关于违规吃喝专项整治的文件精神及典型案例通报,研究制定《全县教育系统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成立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党建、纪检监察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机关纪委、督导室、人事股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线索核查、督导检查3个工作专班,明确"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督责任"四张责任清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动员部署,开展"全覆盖+穿透式"思想发动。组织召开全县教育系统专项整治动员大会,覆盖局机关全体干部、全县中小学校(园)长、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共320余人次,会上通报了近年来教育领域查处的违规吃喝典型案例(如某乡镇中心校校长借教研活动之名组织教师聚餐并饮酒、某民办学校负责人通过"家长答谢宴"变相收受礼品等问题),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同步印发《致全县教职工的一封公开信》,明确"十严禁"纪律要求(包括严禁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严禁以教研培训名义组织高消费餐饮活动、严禁借婚丧嫁娶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通过校园公众号、家长群、公示栏等多渠道公开,推动纪律规矩入脑入心。
---此处隐藏3462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与教育民生保障相结合,提升"群众满意"的服务质效。坚持把整治违规吃喝的成效体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结合专项整治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整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违规征订教辅资料""校服采购暗箱操作"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今年以来,查处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2起,清退违规收费1.2万元;推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行"一科一辅",教辅材料费用同比下降45%;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校服供应商,家长满意度达98%以上。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学校风气更正了,老师更专注于教学了,我们家长也更放心了。"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不容忽视:个别教职工仍存在"小节无害"的麻痹思想,对"不吃公款吃老板""不进酒店进农家乐"等隐形变异问题警惕性不足;少数学校制度执行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对教职工八小时外的社交圈、生活圈监督还需加强;个别民办教育机构管理相对松散,存在通过"家长答谢"变相拉拢教师的潜在风险。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强化思想引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作风建设大家谈"活动,用身边案例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推动"严"的氛围入脑入行;二是深化制度执行监督,建立"财务联审+纪检抽查+家长评议"的协同机制,每季度对学校公务接待、经费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三是拓展整治覆盖范围,将校外培训机构、民办学校纳入整治范畴,严查通过"培训合作""家长委员会"等渠道违规吃喝问题;四是健全长效机制,把整治违规吃喝与清廉学校建设、师德师风提升有机融合,努力打造一支"清正廉洁、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县教育局
202*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