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信访局2025年第3次集体学习主持讲话提纲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利用下午半天时间召开2025年第3次集体学习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关于推进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年修订版)要求,结合近期上级督导反馈问题和我县信访工作实际,查短板、补弱项、强本领,推动全县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加今天学习的有: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中心)负责人,全体机关干部,以及各乡镇(街道)信访办主任列席会议。今天的学习采取“领学+研讨+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先由办公室主任领学《信访工作条例》核心条款及2025年最新政策解读,随后由接访科、办信科、复查复核科分别结合本领域工作作交流发言,最后我结合学习体会和当前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学细悟“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在思想淬炼中把准信访工作时代方位

总书记多次强调:“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化之年,也是我县推进“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艰巨——从上半年的数据看,全县共受理信访事项2136件,同比下降8.7%,但网上信访占比升至58%(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涉及征地拆迁、劳动保障、房产纠纷领域的重复访占比仍达19%,个别乡镇“初信初访化解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背后,既反映出群众对便捷、高效解决问题的新期待,也警示我们:信访工作绝不是简单的“接访、转办、督办”,而是检验干部宗旨意识的“经验交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这里我想结合近期调研的三个场景,和大家分享几点思考。

第一个场景是上周三到*镇*村走访。村民张大姐因丈夫工伤赔偿问题上访5年,我们协调人社、司法、企业三方召开“现场办公会”,当天就促成企业先行垫付20万元医疗费,并签订后续赔偿协议。张大姐拉着我的手说:“以前跑部门像‘踢皮球’,现在干部带着政策、带着方案来,心里踏实多了!”这说明,只要我们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再难的问题也能找到解法。

---此处隐藏2376字,下载后查看---

第三,关于法治方式运用——要让“按规矩办事”成为自觉。《信访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信访事项的处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少数干部存在“重结果轻程序”倾向,比如有的为了快速平息矛盾,随意承诺超出政策范围的条件;有的对群众诉求“一刀切”式拒绝,缺乏耐心解释。这些行为不仅损害群众利益,更会透支政府公信力。今年,我们要把“法治化”作为信访工作的“生命线”:一方面,加强干部法治培训,每月组织1次“以案释法”专题讲座,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中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严格落实“依法分类处理”要求,对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事项,及时引导群众向有关部门提出,避免“以访代诉”。

三、严管厚爱铸铁军,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信访干部队伍

信访工作直面群众、直面矛盾,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工作成效。近年来,我们的信访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涌现出*(姓名)、*(姓名)等一批“群众贴心人”,但也有个别干部存在“怕担责、怕得罪人”“推诿扯皮”等问题。今年,我们要以“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为契机,重点抓好“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责任担当。信访工作不是“配角”,而是“主责”。局领导班子要带头落实“包案化解”制度,每位班子成员联系2~3个重点乡镇,每月至少1次到联系点调研;各科室负责人要履行“一岗双责”,既要抓业务,也要抓队伍;全体干部要树立“岗位就是责任”的意识,坚决杜绝“躺平”“甩锅”现象。二是强化能力提升。针对当前干部“政策不熟、方法单一”的问题,我们制定了“能力提升计划”:每季度组织1次“业务大练兵”,开展接访模拟、案例分析、政策测试;每半年选派10名干部到省、市信访部门跟班学习;建立“导师帮带”机制,由5名经验丰富的“老信访”结对帮扶10名年轻干部,通过“传帮带”快速提升实战能力。三是强化纪律约束。信访干部手握“协调权”“督办权”,必须严守纪律底线。要严格执行《信访干部“十不准”》规定,严禁接受信访人宴请、礼品,严禁泄露信访人隐私;要畅通“内部监督”渠道,设立“作风问题举报箱”,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对因失职渎职导致矛盾激化的,严肃追责问责。

同志们,信访工作是观察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检验干部作风的“经验交流”。总书记说过:“GCD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我们作为信访干部,每天面对的是群众的急难愁盼,肩负的是党和人民的信任重托。希望大家以今天的学习为起点,把“为民解难”的初心刻进心里,把“为党分忧”的使命扛在肩上,用“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一抓到底”的力度,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为加快建设“平安*、幸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