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信访局关于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回头看”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对标对表,学习教育“回头看”阶段性成效显著

总书记强调:“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局“回头看”工作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一以贯之深化学习教育成果。通过全面回顾自查,全局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升,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学习研讨:深学细悟强根基

深学是笃行的前提。我局将强化理论武装摆在首位,推动党员干部深刻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一是理论武装扎实深入。坚持将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穿始终。组织全局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最新精神,持续跟进学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与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最新部署。集中研读《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等权威读本,举办专题读书班XX场次,参学率达100%。干部普遍反映,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进一步增强了遵规守纪的政治自觉。二是以案促改警钟长鸣。紧密联系反面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精选涉及信访领域或其他部门“四风”问题的典型案例XX件,组织全局干部对照反思,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严格执行“三个摆进去”要求,即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XX场次,班子成员带头查摆思想隐患、作风短板,形成个人对照检查材料XX份,处室交流研讨报告XX篇,切实达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效果。三是党课引领示范有力。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局党组班子成员带头讲好专题党课,紧密围绕信访工作特点,突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等内容。主要领导率先在全局讲授《以严实作风践行信访为民宗旨》党课,其他班子成员均在分管领域或所在支部讲专题党课,累计XX场次。党课内容紧扣主题、结合实例,有力引导全局干部明晰作风建设在信访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和行为边界。四是研讨交流走深走实。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常态化开展交流研讨。聚焦如何防范信访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何优化接待群众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等主题,各支部组织深入讨论XX次。在“回头看”期间,新开展针对性学习研讨XX场次,撰写心得体会XX篇,推动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促进了思想认识与行动落实的统一。

(二)查摆问题:刀刃向内求精准

---此处隐藏5509字,下载后查看---

(二)强化整改实效,补齐短板弱项

坚持问题导向,以整改落实的真效果取信于民。一是台账管理动态清零。对“回头看”中尚未完全整改到位的问题,纳入台账管理,实行“挂牌督办”,明确责任人、路线图、时间表。党委(党组)和政府所列重点民生事项清单,持续加大推动力度。截至目前,已完成XX个重点民生事项销号,剩余事项按计划强力推进。定期评估销号,确保按期清零。二是重点顽疾精准攻坚。针对查摆出的信访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表现及隐形变异“四风”问题,集中力量进行专项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慢作为”、“踢皮球”、过度留痕等现象,出重拳、下猛药。三是健全评估反馈机制。建立整改效果常态化评估机制。通过信访群众满意度回访、第三方评估、数据分析比对等方式,科学评价整改措施的实际效果。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责任单位,作为后续改进的重要依据,推动整改从“做了”向“做好了”深化。(三)完善制度机制,扎紧权力篱笆

坚持标本兼治,织密织牢制度笼子,堵塞风险漏洞。一是系统集成优化体系。对现有作风建设和业务管理相关制度进行系统性梳理、评估和重构。强化制度间的衔接配套,形成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集成的有效制度供给链,消除制度模糊地带和冲突区。二是数字赋能嵌入监管。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化手段,将作风建设具体要求嵌入信访业务办理全过程监管系统。实现关键环节风险自动预警、异常行为动态监测、工作效能在线评估,提升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力和监督的精准性。三是严惩威慑力保刚性。健全完善问责追责机制。对在作风建设上失职失察、整改不力、顶风违纪的,坚决严肃追责问责,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特别是对侵害群众利益、不作为乱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一律从严查处,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四)厚植为民情怀,深化服务践行

坚持站稳人民立场,把作风建设成效体现在为民服务实效上。一是畅通诉求渠道优服务。持续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优化升级网上信访平台功能,提升初次信访事项办理质效,压缩平均办理周期。推行更多群众“急难愁盼”信访事项“最多访一次”。二是下沉资源力量强基层。持续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加大对基层信访部门和人员队伍建设支持力度,选派优秀干部到一线历练。完善“一站式”矛调中心运行机制,把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切实解决“小马拉大车”难题。三是群众评价提升满意度。将群众评价作为衡量作风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尺。健全信访事项办理满意度评价机制,并将其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定期分析评价数据,找准服务堵点痛点,针对性改进工作。持续开展“人民满意信访窗口”创建活动,以实绩实效赢得群众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