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省级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创建形势,正视存在问题,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向常态迈进。刚才,几个重点责任单位作了表态发言,态度坚决、措施具体,希望说到做到、不放空炮。下面,我结合近期县创建中心督查和县委巡察组专项巡察反馈情况,就抓好常态化创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形势逼人、问题警醒,必须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扛牢创建责任
省级文明城市,是衡量一个地方综合实力、形象魅力、发展活力和治理能力的“金字招牌”。这块牌子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县干部群众多年心血汗水。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创建绝非“一劳永逸”的终点,而是“永远在路上”的新起点。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竞争态势逼人。省内兄弟县市你追我赶、各显神通,都在铆足干劲抓创建、促提升。如果我们稍有懈怠、稍有松劲,不仅难以实现更高目标,连现有成果也可能得而复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有些问题甚至触目惊心、令人警醒。近期,县创建中心密集督查和县委巡察组专项巡察,为我们精准画像、把脉问诊,反馈的问题清单值得每一位在座同志深刻反思:
(一)城市管理“粗放病”未根治。巡察发现,部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脏乱差”问题反弹严重,特别是中兴街北段、人民路部分区域,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死灰复燃,垃圾清运不及时、卫生死角多,影响了市容观瞻。部分农贸市场内部及周边环境秩序混乱,基础设施破损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
(二)基础设施“欠账多”待补齐。老城区部分道路破损、人行道地砖缺失松动问题突出,雨天“水地雷”现象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部分老旧小区改造后缺乏长效管理,公共设施损坏维修不及时。城区公厕布局与管理仍有差距,部分区域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停车难”矛盾日益凸显。城市“里子”工程,如地下管网、消防设施等的维护管理存在盲区。
---此处隐藏3224字,下载后查看---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一盘棋”推进格局。创建工作能否成功,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责任。要健全县委统一领导、创建指挥部统筹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县级领导要带头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包联乡镇(街道)、包联重点路段和重点点位制度,每周至少开展1次现场督导,亲自协调解决创建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以上率下推动工作落实。创建指挥部要发挥“中枢”作用,实行“每日调度、每周通报、每月点评”制度,对巡察反馈问题和日常督查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标准,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要成立相应工作专班,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确保本区域、本系统创建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二)压实责任链条,拧紧“一体化”落实螺丝。责任不清、落实不力是创建工作的最大障碍,必须打通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将创建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对城市管理、交通秩序、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要建立“部门联动、联合执法”机制,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现象。例如,针对占道经营问题,城管、市场监管、街道要协同作战,既依法整治又合理疏导;针对“停车难”问题,自然资源、住建、公安等部门要联合规划、加快建设。要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三单管理模式,对履职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三)严格督导考核,用好“一把尺”评价导向。督导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的“利器”,必须坚持真督实导、严考细评。创建指挥部督查组要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加大日常督查、专项督查和明察暗访力度,对问题突出的区域和单位,进行“回头看”“反复查”,坚决防止“雨过地皮湿”“整改一阵风”。要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提高考核权重,考核结果与单位评先评优、干部评职晋级直接挂钩。对连续两次排名后三位的单位,由县委主要领导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对因工作失职导致创建工作丢分失分的,严肃追责问责。同时,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信箱和网络平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核查处理并反馈,让创建工作接受群众检验、得到群众认可。
(四)激发全民合力,营造“全方位”参与氛围。文明城市创建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受益者。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县融媒体中心要开设“文明创建进行时”专栏,既宣传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又曝光不文明行为和整改不力的单位,形成“正面引导+反面警示”的宣传格局。各乡镇(街道)、社区要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宣传栏、电子屏等载体,广泛宣传创建知识和文明公约,提高市民知晓率和支持率。要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清洁家园”“邻里互助”等志愿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到创建行列中来。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商户”“最美市民”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带动更多人讲文明、守秩序、爱家乡,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让文明之花在*大地常开长盛。
同志们,文明城市创建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责任。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让我们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事事争当第一流”的拼劲,以问题整改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期盼,以常态长效的创建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共同擦亮省级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为建设更加宜居、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