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利用半天时间召开全县经济工作务虚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关键节点,围绕“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开展研讨。刚才,发改、工信、农业农村等7个部门做了发言,既晒了成绩、点了问题,也提了思路、列了举措,讲得很实在、很接地气。下面,结合近期调研和思考,我讲三点意见,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必须”——必须把准方位、必须抓住关键、必须实干担当。
一、必须把准方位:在“时”与“势”的交织中锚定发展坐标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推进“产业转型突破年”的攻坚之年。从全国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总基调,出台一揽子化债、促消费、扩投资政策,特别是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基层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从全省看,省委、省政府提出“强省会”战略向县域延伸,重点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我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新兴工业板块,正迎来“政策叠加窗口期”;从自身看,经过近年来的接续奋斗,我县GDP增速连续8个季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24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增长6.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2万元、2.1万元,创历史新高——这些数据背后,是*镇食用菌产业园从“小作坊”到“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的跨越,是*新能源项目从“签约落地”到“首期并网发电”的突破,是*老旧小区改造从“群众抱怨”到“交口称赞”的转变。
但也要清醒看到,我们的发展还面临“三个不相适应”:一是产业质效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虽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20家,但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仅3家,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比如我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5万亩,却因深加工能力不足,70%的鲜叶以原料形式外销,利润大头被下游企业赚走。二是要素保障与“项目攻坚”需求不相适应。用地指标紧张、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今年谋划的32个重点项目中,因用地手续滞后导致11个项目未能按期开工;同时,懂经济、会招商、善服务的专业型干部还比较紧缺。三是民生短板与“共同富裕”目标不相适应。教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地区仍有5所小学存在校舍老化问题,部分偏远村卫生室设备陈旧,群众“上学远、看病难”的痛点尚未彻底消除。
---此处隐藏3899字,下载后查看---
这里特别强调,民生实事要“问需于民”。下周起,由民政局牵头,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最集中的“农村养老服务”“城区停车难”等问题,要优先纳入明年计划,真正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三、必须实干担当:在“严”与“实”的锤炼中锻造过硬队伍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必须以“严”的作风、“实”的担当,锻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一要树牢“实干导向”。坚决破除“唯票数、唯年龄、唯学历”的用人误区,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民生改善等一线作为干部“赛马场”。明年要开展“干部实绩档案”评选,对在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推诿扯皮、落实不力的,该约谈约谈、该调整调整。二要弘扬“斗争精神”。当前,我县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矛盾多、压力大。各级干部要敢于直面问题,特别是在处理“征地拆迁”“环保整改”等难点工作中,不能“绕道走”“踢皮球”,要像“钉钉子”一样一抓到底。比如,*镇在推进*项目时,干部带头入户做工作,仅用1个月就完成120亩土地征迁,这种精神值得全县学习。三要守牢“廉洁底线”。经济发展越快,越要绷紧廉洁之弦。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监管,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特别是民生领域,要建立“阳光公示”制度,让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同志们,“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明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把思路变成举措,把蓝图变成现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