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基层减负工作专项督查反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通报专项督查情况,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一阶段整改工作。刚才,督查组通报了督查情况,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针对性很强;相关单位作了表态发言,态度诚恳、措施具体。下面,我结合督查情况和基层实际,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国之大者”的担当深化对基层减负工作的认识
(一)基层减负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来”。中央连续多年出台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文件,从整治文山会海、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到解决“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清理基层挂牌过多问题,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定决心。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看待基层减负工作,把减负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此处隐藏3468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清理整合政务APP。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对功能重复、使用率低的APP进行清理整合,对强制下载、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等问题进行纠治,确保基层干部手机里“留得下、用得上”。二是优化工作群管理。建立工作群备案制度,严格控制群数量,对临时性、阶段性工作群,任务结束后及时解散;明确工作群使用规则,禁止随意摊派任务、要求即时回复,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三是推动数据共享。加强部门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避免基层重复填报、多头报送;探索建立“基层报表一张表”系统,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用,减轻基层填表负担。
(三)深化权责清单管理,让基层干部从“责任甩锅”中解放出来
一是明确基层权责边界。制定乡镇(街道)职责清单、权力清单、赋权清单,厘清县乡两级职责关系,对属于县级部门承担的责任,不得以“属地管理”为由转嫁基层;对确需基层配合的事项,要明确主次责任、提供必要保障。二是健全责任分担机制。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建立“牵头部门吹哨、相关部门报到”机制,避免基层“单打独斗”;对重大任务、突发事件,建立“县级领导包联、专班推进”制度,减轻基层统筹协调压力。三是强化基层保障。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落实基层干部待遇保障;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提升其履职能力,避免“小马拉大车”。
(四)深化长效机制建设,让基层减负从“一阵风”走向“常态化”一是建立基层减负动态监测机制。选取部分乡镇(街道)、村(社区)作为监测点,定期收集基层负担情况,对问题突出的单位及时预警、督促整改。二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实绩导向”,降低留痕材料在考核中的权重,增加群众满意度、工作实效等指标,引导基层干部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三是强化监督问责。对违反基层减负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严肃批评教育、责令整改;对屡教不改、造成恶劣影响的,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形成“减负有责、减负负责、减负尽责”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基层减负是一项民心工程、作风工程。让我们以此次专项督查为契机,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抓到底”的韧劲,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赋能增效,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抓落实、促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