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计造假案例学习研讨会的研讨发言(结合纪检监察)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了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并剖析了反面典型案例。总书记强调,“统计数据要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深刻启示我们,真实数据是执政决策的根基,事关全局发展和民生福祉。作为纪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强化政治担当,确保数据精准可靠。统计数据不是空洞数字,而是经济运行的温度计、政策制定的风向标,其失真将扭曲决策、损害公信。学习会上,典型案例令我警醒:造假行为源于政绩观偏差,必须铲除形式主义顽疾。我们要以案为戒,筑牢防线、压实责任、协同发力,将数字诚信融入高质量发展核心。我结合纪检监察职责,从深化认识、健全制度、强化联动三方面谈体会,以铁的纪律守护数据真实。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政治忠诚生命线

深刻领会总书记“统计数据是高质量发展基础”重要论述,本次学习剖析了造假案例的内在危害,警示我们必须将数据真实作为政治纪律的试金石。统计造假本质上是对党的不忠诚,扭曲了经济全景,污染了政治生态。因此,我们需从思想源头上防范风险,压实政治担当。

(一)坚守政治忠诚树立正确政绩观。数据真实是检验“两个维护”的行动标尺。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真实数据为依据”。任何造假行为都源于党性不纯、政绩观扭曲,表现为追求短期利益、漠视长远发展。纪检监察机关要督促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将数据精准作为政治忠诚的具体体现。通过政治监督压实责任,引导干部深刻理解“功成不必在我”境界,摒弃唯GDP取向。实践中,需定期开展理论教育,强化警示教育案例剖析,让干部清醒认识造假是腐败行为的一种形式。同时,将数据质量纳入党建考核体系,确保其成为日常监督的重点。各级领导干部需带头自查整改,形成自觉抵制虚假的内在动力。关键在制度嵌入思想教育,例如在干部培训中融入统计法规学习,建立党性教育与数据实践的结合机制,推动政绩观回归本质。纪检监察应动态评估思想防线建设,通过巡视巡察发现苗头问题,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数据源头纯净。

(二)强化纪律教育防范形式主义痼疾。统计数据真实是防范“四风”问题的重要屏障。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数据造假的思想温床”。造假行为往往源于责任虚化、监督缺位,表现为应付检查、做表面文章。纪检监察工作要从源头上遏制风险,通过纪律教育形成高压震慑。我们要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通报典型违法案件,深入剖析其根源和危害,教育干部认清造假与形式主义的内在联系。监督重点聚焦基层统计执行,防止“数字出政绩”歪风蔓延。加强问责机制建设,对涉嫌造假的单位或个人,严格“一案双查”,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纪律教育要覆盖各级统计岗位,提升全员法治意识。例如,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纳入干部培训课程,增强尊法守法自觉。同时,优化监督流程,建立预警机制,对数据异常波动提前介入核查。实践中,需整合纪律教育资源和监督力量,确保党员干部思想不松懈、行动不走偏。

---此处隐藏3847字,下载后查看---

技术赋能是制度现代化的路径,必须融合数字手段强化治理。总书记指出,“用科技手段提升统计效能”。这要求构建智能平台,压缩人为干预空间。一是开发数据集成共享平台。技术支撑核心在于打通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实时共享。纪检监察推动建设统一统计平台,整合发改、财政等数据源,自动比对减少误差。平台功能嵌入智能分析模块,快速生成质量报告。强化安全防护,确保数据不被篡改。总书记要求,“共享平台是治理现代化的载体”,这要求优化平台架构。例如,部署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追溯。平台应用提升监管精准度,服务决策需求。二是实施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智能监控能及时识别风险,采用AI算法全天候扫描异常数据。系统覆盖采集到上报全程,设置阈值报警,辅助人工核查。预警报告直通监督部门,确保快速响应。总书记强调,“预警是防微杜渐的关键”,这要求强化系统使用培训。例如,建立智能模型库,针对不同指标定制规则。系统运行降低监管成本,提升效率。三是构建数字培训提升机制。技术应用能力是支撑落地的保障,需强化人员数字技能。纪检监察组织培训项目,推广数据分析工具使用,提升岗位胜任力。培训机制定期更新内容,融入最新技术成果,确保全员熟练操作。总书记指示,“人才是技术应用的核心”,这要求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例如,实施技能等级认证制度,挂钩绩效奖励。机制赋能统计队伍向专业化迈进。三、深化协作联动: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深刻践行总书记“多方联动、齐抓共管”重要理念,本次学习凸显单打独斗的局限。协作联动是织密“不想假”网络的有效路径,需整合力量协同发力。

(一)构建协同联动体系打通监督资源屏障。协同体系是治理基础,要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合力。总书记强调,“监督合力需机制化运行”。这要求建立常态化协作框架,优化资源配置。核心是深化联席会议制度,纪检监察牵头统计、审计等部门定期会商。机制运行中,共享风险信息,共同研判数据异常点。强化执行保障,例如签署合作备忘录,明确各环节责任分工。监督资源通过信息互通平台整合,减少重复工作。协同体系需覆盖全域,设定季度行动主题,如针对民生数据专项核查。实践中,优化跨部门沟通渠道,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风险共防。最终,形成统一指挥、多方参与的新治理模式,为数据真实筑牢屏障。

(二)整合监督资源力量提升联合执法效能。资源整合是协作核心,要发挥各自优势互补提升。总书记明确,“资源整合才能实现监督无死角”。这要求纪检监察与统计、司法等部门联动执法,聚焦重点领域数据核查。整合内容包括人力调配和工具共享,成立联合执法专班直奔基层。过程设计嵌入计划与随机结合,提升震慑效果。例如,在项目投资数据领域开展穿透式核查,核对原始凭证确保一致。强化效能评估,通过数据追踪体系量化监督成果。资源整合需长效机制,如年度规划执法主题,覆盖新区所有数据点。实践保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三)优化结果运用保障强化惩戒长效影响。结果运用是协作闭环,要确保查处成果转化为动力。总书记要求,“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这要求纪检监察与人事部门协作,将数据质量纳入考核体系。优化结果处置流程,处理结果通报曝光,挂钩干部使用评优。强化长效机制建立,例如发布年度数据质量报告,激励诚信模范。结果运用通过案例反馈提升机制完善,避免问题反弹。保障机制覆盖政策制定,确保发展决策数据可靠。实践运行构建持续改进循环,守护统计生态纯净。同志们,数据真实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关乎决策精准和民心凝聚。本次学习研讨让我们深刻警醒,我将坚决贯彻会议精神,以铁纪守护数据诚信。强化认识引导、制度防护和协作发力,打造“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统计新生态。纪检监察机关将勇担责任,会同各部门并肩作战,对造假“零容忍”,确保新区的每一份数据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我们将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推动统计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高度,为建设现代化新区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