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功能强”,着力建强基层D建。一是加强建设立根。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对D忠诚教育、强化机关意识教育,教育引导D员干部深刻认识生态环境工作的属性,牢牢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主力军的职责,自觉把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履行好职责使命的实际行动上。二是抓好理论学习铸魂。每年编制“三会一课”学习计划,支部书记、支委带头讲,每名D员轮流讲,促进学深悟透。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加强实地教育,组织D员前往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以理论学习筑牢思想之魂。三是落实要求过硬。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D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D员等生活,不断提高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切实让D员的能力同岗位职责相匹配。
(二)突出“支部班子强”,着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一是抓班子带队伍。选优配强支部委员,确保支部班子健全。分类制定支部、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的D建工作责任清单,支部书记认真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推动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坚持讲D课制度,D员领导干部、支部书记全年至少讲1次D课。D员领导干部带头过好双重组织生活,以普通D员身份参加D内活动。二是抓业务取实效。支部书记走在前作表率,当好举旗人,支部委员跟得紧落实快,当好护旗手,激励带动D员干部勇挑重任,用奉献让D旗飘得更高,用成绩将D徽擦得更亮。近三年来,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队伍选调精兵强将,参加省生态环境厅各项执法比武活动,获得“团队三等奖”和“个人优秀奖”,组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队伍“我为D旗增辉”活动标兵大比拼暨执法大练兵比武活动被省生态环境厅专题报道。联合公安部门重拳出击,成功收网侦破5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排放检测报告案件,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典型案件在全国通报;省生态环境厅主要领导也作出批示,表扬我市的工作成效。
(三)围绕“D员队伍强”,着力培养过硬人才队伍。一是加强D员教育管理。持续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法纪教育活动,支部书记上廉政D课、组织D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教育引导D员干部增强纪律规矩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组织D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技能比武,全面提升D员素质能力,锻造过硬D员队伍。二是注重培养年轻D员干部。积极吸纳年轻干部入D,充实D组织力量。创新开展“读书分享会”等活动,组织支部年轻D员走上台,全面提升D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年轻D员主动参加市第二轮年轻干部“培苗强基计划”,强化基层锻炼。年轻D员黄奕锋同志被省生态环境厅“D旗飘扬·铁军担当”专题展示事迹,并被市直机关工委在机关D建公众号进行宣传。青年D员梁材被市生态环境局进行D员故事宣传,进一步激发D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队伍有效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坚强保证。三是强化实践锤炼。在急、难、险、重、新任务中考验D性,锤炼D员。积极响应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暨擂台比武实战练兵工作,并积极配合异地检查组对我市开展检查。
---此处隐藏1216字,下载后查看---
(四)立足“作用发挥强”,着力深化D业融合。一是打造“D建+执法”服务品牌。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队伍开展“我为D旗增辉”活动,D员带头践承诺、当先锋,积极开展“执法+服务”“执法+普法”“执法+学习”“执法+调研”等行动,推动执法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以执法队伍‘我为D旗争辉’活动引领生态环境治理提质增效”D建项目获得第二届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服务增效项目三等奖。二是创新“D建+执法”工作模式。建立异地执法检查工作机制,统筹调配全系统执法骨干,指定优秀D员为领队,通过“四不两直”“交叉检查”“跨区域管辖案件”的方式,赋能执法。今年以来共组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部门进行异地执法检查,累计检查企业50家,发现问题企业7家,指定异地分局立案查处7宗,更加严厉有效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每月生态D建大讲堂、主题D日活动等形式,将生态文明思想与D建工作深度融合,建立D建+业务双周学习机制。重点开展守护绿水青山D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推动D员干部在污染防治攻坚、环保督察整改等任务中亮身份、作表率,全年计划组织专题学习12次、红色教育基地实践2次,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实际行动。
(二)创新组织建设,激发队伍活力。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工作模式,在重点流域治理、碳排放监测等一线成立临时D小组。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计划,选拔20名青年D员骨干参与跨部门轮岗。完善D建数字化平台建设,开发生态D建云小程序,实现组织生活在线记录、D员积分智能管理。每季度开展D建业务双优评比,将环评审批效率、信访投诉办结率等业务指标纳入D员考核体系,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机制。
(三)深化作风建设,服务绿色发展。建立D建联建共建机制,与重点企业、社区D组织签订环保共治协议,全年开展环保服务进园区活动6次。聚焦环评审批、执法监管等关键领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建立三清单两台账监督体系。组建生态先锋志愿服务队,实施D员认领责任河段计划,设立群众环保监督热线,推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不少于50件。年底开展D建促生态成果展,通过典型案例宣讲、技术成果展示等方式,打造具有生态环境特色的D建品牌。